苏联往事 24 – 喀琅施塔得起义

上篇《共产国际》里面咱们说到,托洛茨基同志下达命令对华沙展开最后进攻。8月16日,负隅顽抗的毕苏斯基对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指挥的红军侧翼发起反击,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大意了,红军指战员伤亡被俘将近10万,这场胜利被波兰人称为“维斯瓦河上的奇迹”。

被俘的红军指战员

红军一路败退,土耳其趁火打劫,穆斯塔法·凯末尔 (Mustafa Kemal) 1920年9月派兵把阿尔达汉和卡尔斯又拿了去。

面对内外交困,苏俄同志被迫求和。1920年10月12日,苏俄外交官同波兰在里加签署了初步的和平条约,割让大片领土,新的边界线位于寇松线以东大约200公里的地方。

进军波兰的失利让布尔什维克同志看到波兰人民的革命觉悟依然不够,世界革命的时机仍不成熟,资本主义国家还很强大。

列宁同志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不能用刺刀在国外进行革命”,布尔什维克应该采取更加谨慎的行动,在不放弃长期革命目标的前提下,调整外交策略以适应新的形势。从此苏维埃俄国不再主动出击,而是让共产国际来领导世界革命。

回到俄国国内,现在外国军队离开了俄罗斯,外国的 “代理人”白军也被布尔什维克政权打败,把人民生活苦难的锅背在帝国主义的身上就有些难,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从农民群众手里抢粮,不,征粮就遇到更加激烈的抵抗。

俄罗斯农民的反抗是有传统的,1991年以后解密的契卡档案显示,俄国革命和内战期间在战线后方,仅1917年就有四千多次“农民骚乱”的记录,贯穿沙皇统治、临时政府到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这三个时期。

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高潮,发生了44次农民武装造反。布尔什维克打败邓尼金和弗兰格尔后,农民造反事件又一次激增,“农民军”的数量达到好几万,让红军不得不带着大炮和机枪前去镇压。

毕苏斯基也正是看到这种情况,才敢于对乌克兰下手。对布尔什维克政权来说,农民的威胁不比白军、外国干涉军和波兰人小,甚至更致命。正如列宁同志指出的那样,俄罗斯的农民“比所有邓尼金、尤登尼奇和高尔察克的人加起来还要危险,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无产阶级占少数的国家。”

这也是苏俄同志赶紧要同波兰帝国主义分子讲和的原因。

虽然各地农民造反的理由不尽相同,但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强制征粮显然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农民说粮食拿了就走一分钱也不给,这不又回到了过去的农奴制?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20年10月,乌克兰东部爆发了马赫诺领导的反布尔什维克的农民起义,马赫诺的游击队人数一度达到15,000人。西西伯利亚、北高加索、中亚、伏尔加河地区和坦波夫省都有农民造反,北高加索地区的武装人员加起来有30,000人,西西伯利亚西部总共有60,000人之多。在坦波夫,亚历山大·安东诺夫 (Алекса́ндр Степа́нович Анто́нов) 纠集红军逃兵组建了多达50,000人的游击队,编了差不多20个“团”。

红色政权可不惯着他们,全服武装的红军和契卡上阵,对付这些很多拿着干草叉的农民。红军和契卡把造反的农民赶出家园,把他们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

也有农民消极对抗,少种粮食故意不留余粮,但这只能让他们自己倒霉。布尔什维克对这些“富农”,“囤积粮食”的人直接上手段,结果到了1920年到1921年的冬天,农村的大片地区开始挨饿了。

在坦波夫,主持镇压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打击坦波夫省土匪活动全权代表委员会主席弗拉基米尔·安东诺夫-奥夫申科 (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нтонов-Овсеенко) 同志说,在1921年1月,“一半的农民在挨饿”。

伏尔加河流域的情况更糟,在萨马拉,伏尔加河军区红军指挥员报告说,“成千上万饥饿的农民围着征粮队储存粮食的仓库……战士被迫多次向人群开枪。”

在萨拉托夫,游击队员从红军逃兵那里弄到枪后把粮仓给抢了,还把征粮队给消灭了。

农村在挨饿,城市里也好不了多少。战时共产主义的工厂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激励工人,但若是没有完成下达的生产任务,工人本来就不多的口粮还要被扣掉,违反劳动纪律要被逮捕,破坏共产主义生产要被枪毙。

1921年1月22日,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等几个工业城市的面包配给减少了三分之一,即使是最受党和国家重视的重工业工人也不例外。这让工人对无产阶级政党开始离心离德,只有2%的工人入了党,更多的人起来反党。

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话从来没有如此贴近现实:“工人们,除了锁链,你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到处都是抗议和罢工,2月22日在彼得格勒甚至成立了一个“全权工人代表大会”。按照契卡的说法,这个大会“具有强烈的孟什维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特征”。

大会要求结束布尔什维克的独裁统治、言论和集会自由、释放政治犯,号召工人起来进行大罢工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共产主义的苏俄罢工可是一件高风险的事儿,请大家再次复习一下契卡是什么?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没错儿。共产主义社会哪里会有罢工的存在?契卡必须契契卡卡这种消极怠工的现象。

2月24日契卡直接开枪契卡掉12个怠工的工人,抓了另外1,000 个。

此起彼伏的工人运动给布尔什维克党内也造成了分歧,曾经的工会领袖,劳动人民委员亚历山大·什利亚普尼科夫 (Алекса́ндр Гаври́лович Шля́пников)、谢尔盖·梅德韦杰夫 (Серге́й Па́влович Медве́дев) 和柯伦泰等几位布尔什维克老同志,都说战时共产主义搞得太过了,党的领导人脱离了无产阶级。他们甚至在党内沆瀣一气,搞出了一个小派系“工人反对派(Рабочая оппозиция)。

彼得格勒工人罢工遭到严酷镇压,感受到最大冲击的是附近喀琅施塔得的革命水手:布尔什维克不是说苏维埃俄国是一个工人阶级的国家,怎么工人的生活比以前沙皇时代还要糟糕?

喀琅施塔得的水手和工人成立了一个15人的革命委员会,把他们的不满以宣言的形式提交给布尔什维克政权,其中包括以下要求:

1. 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举行新的苏维埃选举。

2. 言论和新闻自由。

3. 集会自由。

4. 工人有组织工会的权利和释放被监禁的工会成员。

5. 允许共产党之外的社会主义政党存在。

6. 释放左翼政治犯。

7. 取消共产党员的特供。

8. 个人可以自由地把食品从乡下带到城里而不被没收。

9. 政工干部离开工厂。

10. 共产党不能垄断媒体。

要说喀琅施塔得的革命水手提出的这些意见也没有什么问题,当初闹革命不就是向沙皇政府要求这些权力吗?

喀琅施塔得的革命水手是列宁同志的基本盘,不论是在《七月危机》还是在《十月革命》中,都是布尔什维克可以依靠的力量,托洛茨基同志口中的“俄国革命的骄傲和荣耀”。列宁同志派人到喀琅施塔得去做这些水手和工人的政治思想工作,结果是不欢而散,水手们的思想顽固的很。

现在早已经不是沙皇专制的年代,既然列宁同志派来的政委说服不了你们,那就让托洛茨基同志的红军来吧。托洛茨基同志亲赴彼得格勒,领导对喀琅施塔这些“白卫军”的镇压。没错儿,“白卫军”也是托洛茨基同志说的,是“俄国革命的骄傲和荣耀”还是“白卫军”要由俄共中央来定性。

托洛茨基同志下令先把这些“白卫军”在彼得格勒家里的软肋抓起来,然后命令图哈切夫斯基将军率领红军,去粉碎“前沙皇将军和干涉主义者代理人的工具”。

3月7日红军指战员在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指挥下,向盘踞在喀琅施塔得的“白卫军”发起进攻。一开始并不顺利,守卫喀琅施塔得的虽然是海军那也是军,跟拿着干草叉的农民不一样 ,再说还有海岸炮台 。

3月8日,喀琅施塔得革命委员会在他们自己的《消息报》上发表了一份声明《我们为什么而战》:

工人阶级希望通过十月革命来实现自己的解放,但结果却是对人类更大的奴役。沙皇统治及其警察和宪兵的权力已经落到共产党篡夺者手里,他们给人民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对契卡酷刑无休无止的恐惧,其恐怖程度远远超过沙皇统治下的宪兵……劳动者国家的光荣象征——镰刀和锤子——已经被共产党人的刺刀和牢笼所取代,用来维持新的官僚、共产党的政委和官员的幸福生活。

最为糟糕和罪恶的是共产党引入道德奴役:他们把手伸进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强迫他们以他们想要的方式思考。通过国家控制的工会把工人束缚在机器上,这样劳动就不再是快乐的源泉,而是一种新的奴役形式。对于以自发起义表达的农民的抗议,以及因生活条件迫使他们罢工的工人的抗议,他们甚至用超过沙皇暴政的大规模处决和流血来回应。最先举起解放劳动者红旗的俄罗斯,已是鲜血淋淋。

1921年3月红军进攻喀琅施塔得

3月16日得到增援的红军发起总攻,在付出几千人伤亡的代价后,17日拿下喀琅施塔得,粉碎了“前沙皇将军和干涉主义者代理人的工具”。

战斗中红军击毙1,000多“白卫军”,抓获的“白卫军”中首要分子2,103人被处决,另外协从6,459人送进劳改营。

冰面上布满了尸体,芬兰政府强烈要求苏俄政府立即把尸体运走,马上就要春天了,解冻后尸体冲上芬兰海岸怕是要引发瘟疫。

8,000多“白卫军”爬过冰面逃到芬兰,1922年大约5,000自以为会得到宽大处理的“白卫军”回到苏俄,反革命分子的下场可想而知。

列宁和伏罗希洛夫是参加镇​​压起义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1921年3月)。手上缠着绷带的是伏罗希洛夫的副官拉斐尔·赫梅利尼茨基。这张照片只是截取了左边的部分,回头我会把右边有趣的部分贴上

粉碎了“前沙皇将军和干涉主义者代理人的工具”,接下来布尔什维克政权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局面呢?请看下篇《大饥荒》

全部请见:

苏联往事 01 – 沙皇俄国                              苏联往事 02 – 第一次革命

苏联往事 03 – 大战的考验                          苏联往事 04 – 二月革

苏联往事 05 – 临时政府                              苏联往事 06 – 四月提纲

苏联往事 07 – 和平、面包和土地                苏联往事 08 – 七月危机

苏联往事 09 – 科尔尼洛夫事件                   苏联往事 10 – 决定性的时刻

苏联往事 11 – 十月革命                              苏联往事 12 – 巩固政权

苏联往事 13 – 停火                                     苏联往事 14 – 不战不和

苏联往事 15 – 布列斯特和平                      苏联往事 16 – 捷克军团

苏联往事 17 – 镇压反革命                          苏联往事 18 – 立宪议会委员会

苏联往事 19 – 高尔察克                              苏联往事 20 – 邓尼金

苏联往事 21 – 内战胜利                              苏联往事 22 – 战时共产主义

苏联往事 23 – 共产国际                              苏联往事 24 – 喀琅施塔得起义

苏联往事 25 – 大饥荒                                 苏联往事 26 – 精神上的鸦片

苏联往事 27 – 新经济政策                          苏联往事 28 – 列宁的继承人

苏联往事 29 – 列宁遗嘱                              苏联往事 30 – 列宁离世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