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战时共产主义》里面咱们说到,战时共产主义让俄罗斯经济遭受沉重打击,英帝国主义的封锁让苏俄政权的日子难上加难。不过由于列宁同志善于审时度势,托洛茨基同志没有追击尤登尼奇进入爱沙尼亚,让妥协派在英帝国主义内部占了上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抛弃了白军,随后英国解除了对俄罗斯的海上封锁。
同时因为苏俄政府无条件承认爱沙尼亚的独立,放弃对爱沙尼亚的一切领土主张,爱沙尼亚也投桃报李,承认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这样一来,苏维埃俄国对外贸易的大门打开了。
布尔什维克政权手里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从哪里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资本家们哪管这些?都是些见钱眼开的主,排着队要把“绞死他们的绳索”卖给列宁同志。
既然双方你情我愿,剩下的就是技术问题了。1920年5月15日布尔什维克向瑞典下了1亿瑞典克朗的铁路机车和车辆订单,为订单做担保的是8吨多的沙皇黄金。对此布尔什维克同志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万恶的英帝国主义会不会从中作梗?
6月1日这批黄金安全运达瑞典,苏俄同志放下心来。有了这个先例,到6月中旬就有33吨沙皇黄金运到瑞典,瑞典皇家造币厂把它们融化,然后打上瑞典的标记卖给伦敦和华尔街的那帮唯利是图的家伙们。
瑞典人发了横财,红军急需的铁路机车、车辆以及配件都被瑞典人包了。德国人也不甘落后,仗打完了毛瑟步枪和机关枪用不上了,赶紧卖了去支援革命。瑞士人没打仗没有那么多的剩余武器弹药,但瑞士人也有好东西,你红军不需要药品吗?
进口的武器弹药各种物资来得正是时候,尽管打败了高尔察克打败了邓尼金,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内战几乎把从沙皇那里继承来的军火消耗殆尽,再说红色政权这不又遇到了新的内外威胁了吗?外部威胁来自于西边的波兰。
在苏俄内战中首鼠两端的毕苏斯基一直也没有闲着,《邓尼金》那篇里咱们说过,毕苏斯基认定天天把“俄罗斯一个不可分割的国家”挂在嘴上的邓尼金那伙人,重掌俄罗斯政权对波兰绝无好处,“帮助苏俄击败邓尼金更有利”。但毕苏斯基也不是傻子,他知道不论哪一方最终获胜,未来的俄罗斯对波兰都是一个威胁,为将来可能爆发的战争做的准备工作一刻都没有停止。
新独立的波兰百废待兴,毕苏斯基还是发起“侵略战争”。1920年4月21日,毕苏斯基同彼得留拉领导的“独立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签署一项条约。彼得留拉承认加利西亚东部属于波兰,毕苏斯基不但承认“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还出兵帮“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把红军从基辅赶走。
波兰帝国主义分子勾结哥萨克反动派入侵乌克兰,怎能不激起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强烈愤慨?更何况此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红色政权。
5月7日波兰军队占领基辅后,英国东印度码头的装卸工人罢工,拒绝装运给帝国主义侵略者波兰的武器弹药。在英国社会主义政党工党的压力下,劳合·乔治不得不表示英国政府不会再给波兰提供任何援助。
波兰的入侵让热爱祖国的俄罗斯人团结到布尔什维克政权周围,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国际主义者列宁同志,号召俄罗斯同胞“给波兰人一个他们永远不会忘记的教训”。1920年5月3日,《消息报》上还刊登了前总司令布鲁西洛夫将军的来信,呼吁旧部参加红军去打外国侵略者。
6月初,布琼尼同志指挥第一骑兵军在基辅城外突破波兰防线,毕苏斯基不得不仓皇逃离基辅,这已经是革命以来基辅第十六次政权更替了。
到7月初,波兰人的撤退变成了溃败,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 (Александр Ильич Егоров) 同志指挥红军西南方面军向利沃夫挺进,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指挥红军西方方面军指向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波兰人仓皇逃向维斯瓦河 (Wisła)。7月2日图哈切夫斯基同志率军占领明斯克、7月9日拿下格罗德诺,7月14日是维尔纽斯。
英帝国主义外交大臣寇松 (George Nathaniel Curzon) 赶紧出面调停,试图给俄罗斯和波兰画一条边界线,史称“寇松线”。波兰人马上表示接受,但是列宁决定继续前进,夺取华沙。
对列宁同志的这个决定托洛茨基同志表示反对,毕苏斯基的校友捷尔任斯基同志也说波兰人会拼死抵抗,拿不下华沙,并且“在波兰发动革命战争的时机还不成熟” ,另一位波兰人卡尔·拉狄克同志持同样的看法。
但是列宁同志坚持自己的主张,7月22日命令图哈切夫斯基同志越过边境进入波兰,“在一个月内占领华沙”。
8月1日图哈切夫斯基同志率领红军占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他激励同志们说:“这是通往世界革命大火的道路。”
“向着华沙前进!前进!”
在红军胜利前进的大好形势下,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在苏维埃俄国隆重召开。1920年7月19日召开的这次代表大会,是共产国际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19年3月在莫斯科举行,不过由于种种原因,54位代表中实际上只有5个人是从国外来的,其他人都是俄国人或者大战中被俄国俘虏的德国人和匈牙利人,不够“国际”。
尽管还在打仗,波罗的海已经开放,欧洲社会主义领导人可以来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取经朝圣了。
《四月提纲》那篇里面咱们说过,由于各交战国的社会民主党人忘了初心,为了所谓的爱国情怀,当然列宁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质是“沙文主义”,纷纷在各自国家的议会里投下了支持战争的票,第二国际也就是“社会主义国际”已经消亡,新成立的第三国际是“共产主义国际”。
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200多人,是真正的“国际”会议。代表中有法国工人运动领袖,法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马赛尔·加香(Marcel Cachin),德国共产党(Kommunis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的代表,甚至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Unabhängige 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也派了四个人参加,代表中还有国际妇女节的创立者克拉拉·蔡特金 (Klara Zetkin)。
尽管不是欧洲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认同列宁同志的党,但毫无疑问苏维埃俄国的声望正在飙升,几乎没有人能够抵御到苏维埃俄国亲眼目睹一下共产主义伟大实验的诱惑。
代表们到了彼得格勒以后,马上收到的是一本革命导师列宁同志的最新著作《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在书中,革命导师教导外国同志要有更大的耐心和组织纪律,不要搞“ 斯巴达克同盟起义”(Spartakusaufstand)那样的失败起义,要积蓄力量直到他们也像布尔什维克一样强大。
代表们随后参观了皇村,现在是安置革命孤儿的“无产阶级儿童之家”,当然革命圣地,十月革命期间的布尔什维克总部斯莫尔尼学院也必须要去。
在涅夫斯基大街,他们在高尔基的指导下重演了“攻打冬宫”那一幕:涅瓦河上军舰用探照灯照亮了锤子和镰刀,红旗在冬宫顶上随风飘扬,“简直是一场梦。”
离开彼得格勒大家乘火车前往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继续开会讨论。红军正在逼近华沙,接下来将是柏林、布拉格、布达佩斯还有欧洲其它国家的首都。正如列宁同志在给斯大林同志的电报里说的那样:“国际共产主义的形势非常好,季诺维也夫、布哈林和我都认为应该立即在意大利进行革命。我个人的看法是,为了这个目的应该苏维埃化匈牙利,也许还有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
就像列宁同志领导的党不是资产阶级那种松松垮垮的“俱乐部”,列宁同志缔造的共产国际也有“门槛”,规章有“二十一条”(21 условие),正式名称叫做《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Условия приёма в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还有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Ис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комитет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а)负责领导各国的共产党(分支机构),这些分支的各国共产党必须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否则就会被开除出去。
说句题外话,1918年在彼得格勒召开的布尔什维克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就改名为“俄国共产党”,以显示同过去社会民主工党的决裂。草根在叙述中一直避免用到“共产党”一词,更多使用“布尔什维克”,原因你懂的。
苏俄同志当然知道不是所有欧洲社会主义者都愿意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就请各位代表们回去组织在各自党内的投票,来决定是不是愿意成为“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好处多多,除了有主义外,布尔什维克政权又不缺金银财宝。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结束后,代表们带着钻石、珠宝、黄金和美元回到国内。有了革命经费加持,代表回国后发挥影响力,把共产主义者从他们原来的社会民主党中分离出来。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面对的是欧洲的社会主义精英,革命导师一刻也没有忘记世界上被殖民被压迫的人民。除了成立共产国际召开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还在1920年9月1日在巴库召开了“东方人民大会”(Съезд народов Востока),把苏俄与世界上被殖民和被压迫人民站在一起,反对欧洲帝国主义的信息传达给全世界。
回到波兰前线,红军大胜,毕苏斯基退守华沙,22万红军面对着12万波兰白军。8月14日,就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的一周,托洛茨基同志下达了对华沙展开最后进攻的命令。
接下来战事将如何发展呢?请看下篇《喀琅施塔得起义》。
全部请见:
苏联往事 01 – 沙皇俄国 苏联往事 02 – 第一次革命
苏联往事 03 – 大战的考验 苏联往事 04 – 二月革命
苏联往事 07 – 和平、面包和土地 苏联往事 08 – 七月危机
苏联往事 09 – 科尔尼洛夫事件 苏联往事 10 – 决定性的时刻
苏联往事 15 – 布列斯特和平 苏联往事 16 – 捷克军团
苏联往事 17 – 镇压反革命 苏联往事 18 – 立宪议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