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 36 – 夺取刻赤

上篇《堑壕战》里面咱们谈到英法联军前线将领之间产生了些意见分歧,而分歧的根源还要从拿破仑三世那次访问英国说起。

在访问英国期间的4月18日,拿破仑三世、帕麦斯顿、艾伯特亲王、克莱伦登、法国新任外交大臣瓦莱夫斯基(Walewski)伯爵、英国新任战争大臣潘缪尔伯爵(Panmure)、以及法国战争大臣韦永在温莎堡开了个会,讨论下一步要在克里米亚采取的军事策略。帕麦斯顿主张改变策略,重点不再放在塞瓦斯托波尔,而是占领整个克里米亚,以此作为扩大战争的起点。这个新策略能够利用上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支持,并且最重要的是,回到开阔地带作战,可以更好地发挥联军的优势。阿尔玛之战和英克曼之战都已证明,相比于俄军,联军方面不论是步枪还是战术,都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在攻城战中完全发挥不出来。

拿破仑三世非常支持改变策略,他觉得只要把塞瓦斯托波尔同外面的联系切断,城就不攻自破。他说不用再往塞瓦斯托波尔浪费炮弹了,而应该在在70公里外的阿卢什塔(Алушта)登陆,然后直插俄军主要的补给基地辛菲罗波尔,或者从叶夫帕托里亚出发进攻辛菲罗波尔,从塞瓦斯托波尔出发拿下巴赫奇萨赖(bakhchiserai)也是一个选项。两国战争大臣就这个共识签署了一个备忘录,然后在内阁的同意下发给拉格伦,要求拉格伦从其中三选一。在塞瓦斯托波尔城外的堑壕里只留下3万法军3万土军,任务不再是攻城只是防止城内的俄军跑出来,主力投入野战。

800px-Marschall_Canrobert_调整大小法军统帅康罗贝尔

法军前线统帅康罗贝尔听皇帝的,支持这个对塞瓦斯托波尔围而不打,把主力部队投入到整个克里米亚,同俄军进行野战的新策略。他觉得攻城战会带来更大的伤亡,于是看到炮击并没能完全摧毁俄国人的防御后,便决定不再发起计划中的进攻。法国人不采取行动,英国人也只得把进攻规模缩小,4月19日夜里只进攻了沃龙佐夫溪谷(Vorontsov Ravine)东边的一个俄军前沿阵地,这是俄军为了保卫凸角堡外围增设的阵地。英军第77团在炮火的掩护下占领了该阵地,但是牺牲了团长。法国人不加入进攻,英国人也只能到此为止了。4月24日拉格伦在写给潘缪尔爵士信里说:“我们必须说服康罗贝尔将军拿下圆丘山,否则我们无法取得更大进展,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对两国首脑定下的新策略,谨小慎微的拉格伦并不打算采纳,还是准备固守继续攻打塞瓦斯托波尔的老路。他在三军统帅会议上说,英国政府发给他的备忘录只是个“建议”,可以采纳,如果觉得不妥也可以不用。拉格伦的主张是继续攻城,跟听皇帝的话想野战的法军统帅康罗贝尔顶上了牛,不论康罗贝尔怎么说,就是找各种理由不从围城部队中抽调兵力。甚至康罗贝尔提出愿意拨出部分本部人马归拉格伦指挥,拉格伦也不为所动。“您主张的野战计划,因为英军统帅的不合作而无法实施。”康罗贝尔告诉拿破仑三世。

战后很多年,法军一直指责英国人没有采纳这个计划,希望帕麦斯顿能把这个不听话的英军统帅换掉。有步枪优势,加上当地鞑靼人的支持,联军在野战中夺取辛菲罗波尔,切断塞瓦斯托波尔的补给不会有多大困难。的确俄国人一直担心联军会抄俄军后路,这也是为什么沙皇2月份命令反攻叶夫帕托里亚的原因。联军可以从叶夫帕托里亚出发进攻辛菲罗波尔,甚至是直接从皮里柯普把克里米亚半岛同大陆断开。

不过拉格伦对另一个计划攻占刻赤倒是非常支持,刻赤也是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一个补给点。这个行动对英国人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个由海军主导的行动,海军才是大英帝国的强项。俄国军舰早已自沉海底,皇家海军在黑海实在没有存在感。随着法军数量不断增加,英国人渐渐地从这场战争的主角沦为配角,法国人对英国人所能做出的战争贡献开始表示怀疑了。但是法国统帅康罗贝尔对这个计划并不热心,到4月29日才松口,答应派8,500人和法国分舰队在布鲁阿特(Bruat)的指挥下参与行动,整个行动的总指挥是英国轻步兵师师长布朗中将,英国方面参加的是高地人旅、来复枪旅和皇家海军陆战队。联军舰队5月3日出发,为了保密,先向西北航行经过塞瓦斯托波尔,作势将要前往敖德萨,离开俄军视线后转向前往刻赤。就在舰队即将到达刻赤的时候,一艘快船追了上来,带来康罗贝尔的命令,命令法国军舰立即返回。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就在舰队出发后不久,拿破仑三世通过刚刚建好的电报线发来命令,要求康罗贝尔把储存在君士坦丁堡的给养运送到前线。运送物资法军就要把全部舰船调回来,包括进攻刻赤的部队。本来就对这次行动就非常勉强的康罗贝尔,接到皇帝的命令倒是毫不耽搁,马上派快船去追法国舰队。

还有两个小时就到刻赤的舰队,接到命令后布鲁阿只好返航,把英国佬气炸了,布朗将军都要跟法国将军掐架了。无奈法国人拆台,英国人只好在大骂法国人后,也开着自己的军舰回到克里米亚。

刻赤事件导致英法联军矛盾大爆发,连脾气极好彬彬有礼的拉格伦都恼了,消息传到伦敦,潘米尔说康罗贝尔“真的不适合做最高统帅”。英国兵给康罗贝尔Canrobert起了个外号Robert Can’t——无能的萝卜。5月9日又一次军事会议上,康罗贝尔提出的方案无人理睬,尽管这个方案他把领导权让给了拉格伦。

心灰意冷的康罗贝尔5月16日干脆辞职不干了,给拿破仑三世写了封辞职信,说他“身体和精力上都不堪承担如此重大责任”,就让我就指挥一个师好了,他推荐佩利西耶(Pelissier)说他应该可以接任统帅的职务。建议被采纳,佩利西耶成为法军新统帅,而康罗贝尔要求留在克里米亚,回他的第一师当师长。

21-Pierre_Joseph_François_Bosquet佩利西耶

矮壮的佩利西耶人如其表,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但是相比康罗贝尔更有决断力,对拿破仑三世也不唯唯诺诺,做事情雷厉风行。佩利西耶的任命受到英国人的欢迎,英国人觉得这个人有魄力,能把战争打赢。

为了修复同英国的关系,佩利西耶上任后同意对刻赤再次采取行动,同时也赞成把主要目标还是放在塞瓦斯托波尔。5月24日,60艘军舰载着7,000法军、5,000土军和3,000英军,还是在布朗将军的指挥下出发来到刻赤。经过一通炮击后,联军没受抵抗地登上了陆地。当地的平民代表面见布朗,请求联军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害怕当地的鞑靼人报复。布朗没有理睬,命令捣毁一切可能用于战争的建筑,留下一小部分法军和土军驻守,然后率领部队去占领扼守刻赤海峡的耶尼卡勒堡(Yeni-kale)。

1024px-Simpson_Disembarkation_of_the_expedition_to_Kertch_at_Kamish_Bournou_调整大小

有了布朗这态度,部队就在布朗的眼皮子底下开始了烧杀抢掠,土耳其军虽然打仗不一定行,但是烧杀抢掠那一定行。对刻赤的占领也给了当地鞑靼人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在土耳其军的帮助下,鞑靼人开抢俄国人的商店和房子,强奸俄国妇女,砍杀俄国人。英军法军也跟着动起手来,把值钱的东西往船上搬,连刻赤的博物馆也未能幸免,大量珍贵的希腊艺术品毁于一旦,景象让随军记者拉塞尔目瞪口呆。

布朗并没有采取任何手段制止暴行,他觉得鞑靼人是盟友,反抗俄国人是“起义”。甚至接到报告说法军和英军都有参与,也没有做出反应。最后看事情实在是做得有些太过了,布朗才派出几十个维持秩序的宪兵,尽管也枪毙了几个抢劫强奸的英国兵,但是宪兵人数太少无济于事。

俄国人揭发说,不光是当兵的干坏事,军官也有参与。

消息传到圣彼得堡,俄国人出离愤怒。美国大使汤马斯•西摩(Thomas H. Seymour)向国务卿马西报告说:“联军在刻赤和克里米亚其他地区的暴行,超过了英军1812年战争在我国领土上的暴行。”虽然美国大使不喜欢英国佬可能会带有色眼镜,但是事实明显,联军行为不端,而当官的也没有制止他们。

Crimean_war_map_1855-06.svg

随着刻赤的陷落,莱昂的舰队进入亚速海,开始打击沿岸港口基地。俄国运输船吓得全躲了起来,这意味着塞瓦斯托波尔完全需要依赖长途陆上运输了。在那个没有公路铁路的年代,让俄国人的补给状况雪上加霜。

刻赤拿下来了,下一步联军开始进攻塞瓦斯托波尔了吗?请看下篇《尝试进攻》。

更多请看:

01 – 东方问题                                               02 – 英法的态度

03 – 法俄较劲                                               04 – 缅希科夫的使命

05 – 英国人无所作为                                    06 – 陷入僵局

07 – 维也纳备忘录                                        08 – 土俄开战

09 – 锡诺普海战                                           10 – 组织远征军

11 – 互不退让                                               12 – 宣战

13 – 踌躇不前                                               14 – 锡利特斯拉

15 – 炮击敖德萨                                            16 – 波罗的海

17 – 是战是和                                                18 – 瘟疫流行

19 – 目标克里米亚                                         20 – 联军登陆

21 – 步兵前进                                                22 – 阿尔玛之战

23 – 错失良机                                                24 – 炮击塞瓦斯托波尔

25 – 巴拉克拉瓦                                            26 – 轻骑兵冲锋

27 – 英克曼之战                                            28 – 冬天来了

29 – 南丁格尔                                                30 – 无冕之王

31 – 国内局势                                                32 – 外交风云

33 – 沙皇尼古拉                                            34 – 战略抉择

35 – 堑壕战                                                   36 – 夺取刻赤

37 – 尝试进攻                                                38 – 损兵折将

39 – 美国人搅局?                                        40 – 反攻乔尔纳河

41 – 塞瓦斯托波尔的结局                             42 – 围困卡尔斯

43 – 和平尝试                                               44 – 讨价还价

45 – 巴黎和会                                               46 – 民族大迁移

47 – 欧洲新秩序                                           48 – 被遗忘的战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