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 22 – 阿尔玛之战

上文《步兵前进》里面咱们说到,英军统帅拉格伦下令:“步兵前进!”英国步兵开始向前行进,来到阿尔玛河边。

7-2nd-Rifle-Brigade-leading-the-Light-Division-at-the-Alma-by-Louis-Johns_调整大小

到了河边英军把背包卸下,把武器弹药举起来,开始趟水过河。有的地方水浅可以轻易趟水而过,有些地方水比较深,有些地方水流还很急人被卷走。俄国人用葡萄弹和爆炸弹向英国人射击,鲜血染红了河面。见此情景后续英军有些迟疑,挤在了河边,军官来回奔波把当兵的逼下河里。过河后的英军秩序大乱,各个部队挤作一团完全失去了次序。俄军步兵开始向山下的英军射击,英军军官想再次把部队编组成为两列横队,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涉水过河的英军很高兴地发现河岸的高坎,刚好成为让他们躲避子弹的掩体。这地儿很安全,于是有些英军士兵干脆坐下来,先歇歇脚吃点儿东西补充补充能量再说。

率领轻步兵师第一旅燧发枪旅(Fusilier)的科德林顿(Codrington)少将,见重新整队按部就班地进攻毫无希望,干脆也不整队了。骑着他那匹白色的阿拉伯战马,科德林顿少将喊道:“上刺刀,跟我往山上冲!”长官身先士卒,英国兵开始纷纷起身向山上冲去,也不管什么队形不队形了。军官们也不再做整队努力,只是命令手下“往上冲!”英国兵冲上斜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俄国兵见英国佬不顾俄军猛烈的火力打击,一队一队前仆后继地冲了过来,有些发懵。蜂拥而上的英国兵一时让喀山团(Казанский)措手不及,2,000多英军冲了过来,冲入俄军大堡垒前的壕沟,爬上护墙,杀入俄军掩体。后面的俄军慌忙拉上他们的大炮就跑,但还是有两门大炮逃跑不及被英军缴获,英军一通欢呼,so easy。

突然四个营3,000多人的俄军弗拉基米尔团(Vladimirsky)喊着“乌拉!”,从黑金山上杀了下来,开始跟英军拼刺刀,双方展开混战。此时突然发生了件怪事儿,一个英国军官把冲过来的俄军误认为是法军,下命令吹号,停止射击!司号兵吹响了停火号,接着所有部队的停火号都跟着响了起来,英军停止了射击。不过很快英军都意识到错了,骑白马的不一定是唐僧,穿灰色军服的可不一定是法国兵,他们是俄军!

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这一下子的混乱导致了英国兵又被俄军赶出了阵地,轻步兵师的兵们又回到了河岸的隐蔽处,阵地得而复失。

即便没有这个小小的意外,没有后续部队跟上形成第二梯队,英军也未见得能守得住刚刚夺下的阵地。英军的第二梯队在哪里呢?跟在轻步兵师后面的是英军第一师,第一次上战场的剑桥公爵此刻不知道该怎么办,要等拉格伦的命令。艾雷将军给他下了死命令“支援前线”后,剑桥公爵才命令部队过河投入战斗。

19-The-Guards-advancing-at-the-Alma-by-Henri-Dupray_调整大小

此刻拉格伦将军在哪里呢?下过“步兵前进”的命令后,拉格伦做出了一个意外之举,骑着马带着随从向前去寻找一个更有利于观察的位置。他们渡过阿尔玛河来到电报山上的一个小山包上,远远地前出到英军战线的前面,几乎要跑到俄军一侧。奇迹的是,拉格伦一群人没有被俄国狙击手干掉。拉格伦看到战场形势,命令拉两门九磅炮上来,轰击隘口上的俄军阵地,结果第二炮就击中一辆军火车。俄军损失不大,但是造成的混乱不小。

在艾雷的督促下,英国第一师的三个步兵旅,掷弹兵旅(Grenadier)、苏格兰燧发枪旅(Scots Fusilier)和科尔德斯特里姆旅(Coldstream)渡过阿尔玛河。过河后的第一师重蹈了一遍轻步兵师的覆辙,同样尝试整队成为线性队形。见迟迟整队不成,同样有旅长忍不住开始“蛮干”了。这次是苏格兰燧发旅的旅长科林•坎贝尔爵士(Sir Colin Campbell)。坎贝尔本是个推崇“刺刀见红”的将军,命令他的旅马上发起攻击,不要开枪直到冲到俄军“一码以内”。苏格兰燧发枪旅的战士马上开始向上冲,结果同轻步兵师一样,又被俄军的反击打了回来,回到河岸边的隐蔽处。另两个旅补上来,当兵的再不听将军们往上冲的命令,而是自发地组成一条战线,用他们手中的米尼步枪朝着追上来的俄军开始齐射。准确密集的枪弹给俄军步兵造成极大杀伤,俄军溃败退回了山顶,这成了这场战斗的转折点,不听指挥的大兵们,找到了使用他们新装备的米尼步枪的最好方式。米尼步枪对英军来说是一种崭新的装备,大部分部队是在他们前来克里米亚的路上,才换装了这种带有膛线的枪。当兵的刚刚学会如何使用它,与之相适应的战术还没开发出来。在阿尔玛前线这紧张的战斗中,新的战术终于探索了出来。这种枪的有效射程远远大于俄军装备的滑膛枪,甚至比有些俄军的炮打得都远,这个新发现成了克里米亚战争早期战斗的决定性因素。

俄军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俄军工程师佛兰兹•爱德华多•伊万诺维奇•托德尔本(Franz Edouard Ivanovitch Todleben)记述了这种差别:

“英军发现他们的枪射程又远又准,立刻恢复了信心。我们的步兵必须接近到敌人300码以内,而敌人在1,200码的距离上就可以准确地射击我们。敌人意识到他们的武器优势后,开始避免近战。每次我们冲锋,他们都后退一定距离,然后对着我们的步兵发出致命的齐射。我们攻击的步兵承受重大牺牲后,依然无法穿过这样的弹雨,在接敌之前就不得不后退。”

12-CG-at-Alma-Norie-1_调整大小

没有堑壕保护的俄军步兵和炮兵,在致命的米尼步枪火力打击之下,没有办法守住他们的阵地了。俄国炮兵只在阵地前设置了一些栏杆,这些栏杆用来防止大炮顺着坡往下溜,起不到掩护作用,俄国人没想到英法联军的步枪射程有这么远!很快埃文斯的第二师也加入进来,下属第30旅发现俄军的炮兵阵地,立即用他们手中的米尼步枪向俄军开始射击。米尼步枪的射程优势再次显现,俄军甚至不知道子弹从哪里飞来的,惊慌之下的俄军步兵炮兵开始后退,英军缓缓地但是不可阻止地开始向山上推进,山坡上布满了俄军死伤的步兵。“很多俄军伤病喊着要水喝,”大兵布鲁姆菲尔德(Bloomfield)记述道:“我们连的一个人给了一个俄国伤兵一口水,然后走开,俄军伤兵抬起手,拿起他的滑膛枪对着给他水喝的人开枪,子弹从我的战友脑边飞过。我的战友一回身,用刺刀杀死了这个俄国兵。”

20-Alma-42ndaaaaaa_调整大小

下午四点英军全线攻上俄军阵地,很明显俄军顶不住了,开始显现出崩溃的迹象,虽然牧师们仍在四处游走鼓舞士气,军官们仍在用皮鞭把士兵赶回阵地。俄军的指挥也瘫痪了,主帅缅希科夫不见了踪影。找不到缅希科夫将军对俄军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将军的指挥方式是直接指挥到营,于是开战后大多数部队再也没有接到过师长、旅长或者团长的命令。现在缅希科夫将军本人不见了,俄军六神无主。左翼那位醉酒的基里阿科夫下了个命令说撤,然后也不见了踪影,下级军官只好自行组织从高地上的撤退,当然是秩序大乱。俄军纷纷从山上跑下来,涌入谷底的道路上,撤退很快就变成了溃退。军官们骑着马用鞭子抽打着逃兵,试图阻止溃退但是无济于事,兵们已经全无斗志,兵败如山倒,观战的平民早就坐着马车飞快地逃离了。

战争就是这样,虽然是大部队作战,然而真正面对面厮杀的只是前面的一小部分人,即便是这一小部分人全部失利,也不会伤筋动骨。但是没有严明的战场纪律和良好的组织,一旦前方失利,后面完好无损的部队也会士气崩溃落荒而逃,而逃跑的把背后暴露给敌人的溃兵,是最容易被敌人消灭的。

拉格伦骑马带着幕僚登上黑金山,接受全军将士的欢呼。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心满意足,奉命担任警戒任务保护侧翼的1,000名轻骑兵,就显得十分失落。阿尔玛战斗是一场步兵的战斗,骑兵一直作为预备队保卫侧翼守着炮兵。在战斗中轻骑兵早就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拉格伦心知肚明,下了几道命令给卢肯,甚至把自己的副官埃斯特科特(Estcourt)也派了过去。拉格伦是个谨慎的人,俄军有3,000骑兵,很多都是重骑兵,而英军的重骑兵还没有到来,没有战场指挥官会愿意以弱敌强。

不过现在俄军败了卢肯再也不想“打酱油”了,强烈要求派他们轻骑兵去追击俄军,拉格伦依然不许,这是为什么呢?请看下篇《错失良机》。

更多请看:

01 – 东方问题                                               02 – 英法的态度

03 – 法俄较劲                                               04 – 缅希科夫的使命

05 – 英国人无所作为                                    06 – 陷入僵局

07 – 维也纳备忘录                                        08 – 土俄开战

09 – 锡诺普海战                                           10 – 组织远征军

11 – 互不退让                                               12 – 宣战

13 – 踌躇不前                                               14 – 锡利特斯拉

15 – 炮击敖德萨                                            16 – 波罗的海

17 – 是战是和                                                18 – 瘟疫流行

19 – 目标克里米亚                                         20 – 联军登陆

21 – 步兵前进                                                22 – 阿尔玛之战

23 – 错失良机                                                24 – 炮击塞瓦斯托波尔

25 – 巴拉克拉瓦                                            26 – 轻骑兵冲锋

27 – 英克曼之战                                            28 – 冬天来了

29 – 南丁格尔                                                30 – 无冕之王

31 – 国内局势                                                32 – 外交风云

33 – 沙皇尼古拉                                            34 – 战略抉择

35 – 堑壕战                                                   36 – 夺取刻赤

37 – 尝试进攻                                                38 – 损兵折将

39 – 美国人搅局?                                        40 – 反攻乔尔纳河

41 – 塞瓦斯托波尔的结局                             42 – 围困卡尔斯

43 – 和平尝试                                               44 – 讨价还价

45 – 巴黎和会                                               46 – 民族大迁移

47 – 欧洲新秩序                                           48 – 被遗忘的战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