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 15 – 马尔拉图

上篇《犹豫不决》中咱们说到,法军经过一番犹豫不决,终于决定撤到沙隆再做打算,而普鲁士人可不想让莱茵军团就这样从梅斯逃走。15日夜里,普鲁士第二军团的先头部队,把他们的大炮推了上来。16日一早,就对着法军的营地开了火。法国军官们刚刚坐下来准备吃早饭,亮眼的桌布给了普鲁士炮兵很好的瞄准基准。普鲁士炮弹落在法军营地中间的时候,一些法国兵还在睡梦之中,骑兵赶紧跳上马背落荒而逃。炮声也让在格拉韦洛特的巴赞将军大吃一惊,巴赞一直以为,毛奇准备把他从梅斯的设防阵地上赶出来,在野战中跟他交战。

其实毛奇的想法跟他的判断刚好相反,现在毛奇将军手头的部队不足,他希望巴赞最好不要离开梅斯,不要去跟麦克马洪或者是特罗胥在沙隆的预备队汇合,就留在梅斯不动。

有了这样的判断,巴赞把他的指挥部设在距离梅斯20公里的格拉韦洛特,把部队收缩起来,让三个军围靠着他布阵,构筑阵地等着普鲁士人来攻。其实这个时候他依然有着兵力上的优势,法军的士气也不算差,这种消极的做法,让手下很多人大失所望:“梅斯的战斗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在这里给盟友和敌人证明,我们可以获得胜利。”

Battle_of_Mars-la-Tour_map

毛奇和俾斯麦也想用一场速决战来证明,能迅速取胜的是普鲁士。看到法军正在撤退,毛奇把所有能派上去的部队都往前赶,一定要抓住法军,不让法军撤到凡尔登。这样做相当冒险,因为追击的普鲁士部队,必然是逐次投入战斗,面对优势的法军,可能会被一一吃掉。

WP_Constantin_von_Alvensleben康斯坦丁·冯·阿尔文斯勒本

领命的弗雷德里希·卡尔亲王,催动手下加紧前进。普鲁士第三军军长康斯坦丁·冯·阿尔文斯勒本(Constantin von Alvensleben)将军接到侦察骑兵的报告,说在格拉韦洛特到马尔拉图的路上,发现法军的大部队以及大炮。阿尔文斯勒本将军判断,这是撤退中的莱茵军团的后卫部队。为了截断这些“断后的法军”,阿尔文斯勒本将军命令他的第5师缠住法军,第6师尽快往西往马尔拉图那边,切断法军的退路。普鲁士第5师是来自普鲁士核心部分勃兰登堡的部队,命令一下立即组成战斗队形,开始向康罗贝尔的法军第六军阵地发起冲击。就像几天前曾经发生过的战斗一样,法军夏塞波步枪密集的火力,给前进中的普鲁士步兵带来巨大杀伤。

 

普军_调整大小

几天前战斗的情形再次重演,普军的步兵败退回来,克虏伯大炮救了命,不但救了普鲁士步兵的命,也救了阿尔文斯勒本将军的命,否则就这样猛打猛冲地蛮干,他这个孤立无援的军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上午11点,90门克虏伯大炮拉上前沿。普鲁士人猛烈的炮火,不但打消了法军发起反攻的想法,连战线后面的法国预备队,也遭到普鲁士炮火的杀伤。

Lignedefeu16August

法军的炮兵阵线也被更密集,更准确的普鲁士炮火打乱。不过即便如此,战场上阿尔文斯勒本将军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他的第5师进攻受挫,只能且战且退,跟法军纠缠在一起,寄希望于南面几公里外的第十军,能够过来支援。试图包抄的第6师的进攻,在11点半发起,普军一度突入法军阵地,但最终也被打了出来。

此刻莱茵军团的四个军,面对的只有阿尔文斯勒本将军的一个军,如果法军能够抓住机会,歼灭这支孤军突进的普军,还是大有希望的。不过这一幕并没有出现。事后法军总结的时候互相埋怨,这个说那个没有过来及时支援,让他单独面对。那个说谁谁前进得太慢,没能保护自己的侧翼。哪有人比普军阿尔文斯勒本将军的侧翼更危险?最近的友军普鲁士第十军,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赶来增援。他的两个师此时孤立无援,如果法军断然发起反攻,那他的部队必定凶多吉少。不过就像咱们前面说的那样,巴赞担心普鲁士军的大胆进攻,是想把他从梅斯坚固的堡垒吸引出去,因此约束着手下不要轻举妄动。有人说现在这样不行,需要采取主动行动,但是意见不统一,也都没有说动巴赞。

普法两军大炮对射,好在法军的大炮用的是定时引信,通常只能设置两个时间,很多炮弹要么就在空中爆炸,要么落地以后,等一段时间才炸,这让机灵的普鲁士兵有时间躲开。即便如此,前进受挫的普军,士气也是越来越低,反击的康罗贝尔军步步进逼。看到情况危急,阿尔文斯勒本将军命令附近的第12骑兵旅,从侧翼迂回,袭击法军的炮兵。第12骑兵旅旅长阿尔伯特·冯·布雷多(Friedrich William Adalbert von Bredow)接到命令后,感到这是一次自杀冲锋,有些犹豫。不过还是在下午2点钟,带着他的六个中队的轻骑兵出发了。他出发前的最后一句话很普鲁士:“要让敌人付出代价!“

1024px-Battle-Mars-Le-Tour-large

法军的弹雨密集的射在冲锋的普鲁士骑兵队伍中,让普军的冲锋更像是一场自杀。布雷多将军聪明的利用了地形的起伏,还有天气以及战场上的硝烟做掩护。普鲁士骑兵越过壕沟,冲入康罗贝尔将军的炮兵阵地,给法军造成极大的恐慌,也让巴赞更加收缩他的部队。800人的冯布雷多的骑兵损失了420人,负伤的人中有一个是俾斯麦的儿子赫伯特(Herbert)。这场死亡冲击,还是被看作为数不多的,“现代条件”下的骑兵冲锋的成功战例。布雷多将军的骑兵虽然损失掉,但是多多少少还是给这一天普鲁士军的战局带来了益处。

战斗一直在前面的马尔拉图进行着,而对撤退三心二意的巴赞,一直留在后面的格拉韦洛特。如果能够亲临前沿,巴赞或许能抓住机会,及时发起反击,解决掉当前孤军深入的普鲁士第三军。但是巴赞并没有这样做,只是让部队向他收缩。

800px-General_Ladmirault_调整大小

拉德默勒尔将军

法军中也不是没有能看到战机的将军,第四军军长拉德默勒尔将军,便自作主张命令部队前去包抄普军侧翼。结果巴赞收缩后退的命令来了,拉德默勒尔只好把部队后撤。这一通折腾倒给了普鲁士炮兵极好的目标,白白造成几百人的伤亡。下午4点,已经赶了20个小时的路,嗓子都要冒烟儿了的普鲁士第十军到达战场,救了快要招架不住了的普鲁士第三军一命。前来支援的这支部队是由一些“新普鲁士人“组成的,弗里斯兰人(Frisian)、奥登堡人(Oldenburger)、汉诺威人(Hanoverian)还有布伦瑞克人(Brunswicker),这些部队逐次投入战斗。第20师补上了第三军暴露的侧翼,第19师开始进攻他们以为的法军的侧翼,结果撞上了拉德默勒尔军的正面,遭到法军火力的严重杀伤。普军步兵前进到自己德莱赛步枪的射程够上敌人之前,就被纷纷撂倒在地。第19师第1旅的伤亡率高达60%,这些普鲁士人没有想到法军步枪的射程有这么远。

法军见到形势大好,塞西(Cissey)命令手下的第2旅组成战斗队形,向普鲁士军发起反冲锋,要刺刀见红,结果发起的冲锋拖拖拉拉。法军研究了1866年普奥战争,看到德莱塞步枪给奥军造成的重大杀伤,得出的结论是“刺刀见红”在当代战场上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设计出了掘壕固守的战术。方脑袋的德意志人一旦接到命令,就会坚决执行,哪怕会带来重大伤亡,而聪明的法兰西人却不愿意这么干,特别是他们的军官。军官们都不身先士卒,当兵的就更没有什么进攻精神了。法军并没有如军官命令的那样“刺刀见红”,而是前进一段打完他们的子弹后,就在普鲁士军的反冲锋逼迫下退了回来。不过这次冲锋倒也不是一个好主意,法军冲近了,就进入普鲁士德莱赛步枪的射程,给了普鲁士步兵用他们步枪杀敌的机会。法军的战术还是应该用他们优越的夏斯波步枪,在远距离上向敌人瞄准射击,而不是去拼刺刀。

当然普军最终能够不至崩溃,依然要感谢克虏伯大炮,普鲁士的炮弹在反击的法军队列中爆炸,是那天下午他们守住阵地的关键。尽管法军一直掌握着取得胜利的主动权,但是一整天他们也没有用他们优势的兵力,歼灭当面普鲁士的两个军,也没有边打边撤前往凡尔登。

法军骑兵对垒普军骑兵_调整大小

下午6点,莱茵巴本(Rheinbaben)受命率领第五骑兵师,向西北包抄法国第四军的侧翼。普鲁士骑兵穿过草地,越过小溪,开始攻上法军的侧翼,遇上了拉德默勒尔将军用来保卫侧翼的法国骑兵,双方对砍起来,依旧是不分胜负。

晚上普鲁士步兵利用夜暗,向法军阵地摸去,给法军造成一通混乱。法军后撤退入格拉韦洛特,普鲁士军守在外面,两军脱离了战斗。尽管巴赞仍然拥有兵力优势,但是他没有选择向凡尔登方向突破,反而命令部队退到距离梅斯不到20公里的格拉韦洛特,此举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成败。

这一天的战斗,普鲁士军伤亡14,800人,另有将近1,000人失踪。法军损失的16,600人中,失踪人数超过5,000,大都是被普军俘虏,这还要拜巴赞命令后撤所赐。军官的伤亡法军有837名,多于普鲁士的626。总的来说,双方损失大体相当,普军还是依靠优越的炮兵。第三军的15个炮兵队,当天发射了11,520发炮弹,平均每队发射768发炮弹。战斗中普军尽量把他们的大炮推向最前沿,直接支援步兵。关键的时候,普军的炮兵勇于牺牲自己,为己方的步兵打开通路。骑兵也是这样,各兵种互相支援,互相协防,在宽广的正面上打击法军,让法军到处遭受袭扰。

Franco-Prussian_War;_wounded_being_treated_at_Rezonville._Co_Wellcome_V0015458

战斗结果不分胜负,白天哪一方都没有能够成功地夺取对方的阵地,但是双方都宣称己方获得了胜利。真正失败的人是巴赞,他让法军本来可以取得的胜利失之交臂。巴赞满可以用他在梅斯堡垒里的3万部队,牵制住普鲁士的后续部队。梅斯堡垒及其守军的存在,让普鲁士军队通信和补给线路受到威胁。要拿下梅斯堡垒,普军势必要集中三倍或者更多的兵力。这就让巴赞有了可乘之机,先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当面之敌。

法军宣称获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让巴黎人很高兴。8月16号新任总理八里桥伯爵,告诉议会说法军已经准备好先在沙隆集中,然后再战。接替格拉蒙特担任外交大臣的德·拉·图尔·奥弗涅(de la Tour d’Auvergne),也告诉各国大使说,巴赞已经打通了向西的道路,会撤退到沙隆。不过这个“胜利”并不能改变拿破仑三世的看法,皇帝已经对获胜失去了信心。他指示外交大臣奥弗涅,请英国大使出面组织一个中立联盟进行干预停火,只要保证法国的领土完整和波拿巴王朝统治这一核心利益,其他的都可以谈,不论是现金赔款、实物赔偿、解除武装,还是割让殖民地。

接下来的形势如何发展呢?请看下篇《格拉韦洛特》。

其它请见:

普法战争 01 – 最弱的大国普鲁士                                 普法战争 02 – 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

普法战争 03 – 普奥战争                                                普法战争 04 – 必有一战

普法战争 05 – 埃姆斯电文                                            普法战争 06 – 总参谋部

普法战争 07 – 枪尖还是炮利?                                     普法战争 08 – 莱茵军团

普法战争 09 – 萨尔布吕肯                                            普法战争 10 – 维桑堡

普法战争 11 – 沃尔特                                                   普法战争 12 – 弗罗埃斯克维莱

普法战争 13 – 斯皮舍朗                                                普法战争 14 – 犹豫不决

普法战争 15 – 马尔拉图                                                普法战争 16 – 格拉韦洛特

普法战争 17 – 圣普里瓦                                                普法战争 18 – 海上行动

普法战争 19 – 通往色当之路                                         普法战争 20 – 色当之战

普法战争 21 – 国防政府                                                普法战争 22 – 梅斯之围

普法战争 23 – 奥尔良                                                    普法战争 24 – 卢瓦尔军团

普法战争 25 – 巴黎围城                                                普法战争 26 – 最后一搏

普法战争 27 – 和平来临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