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往事 10 – 决定性的时刻

上篇《科尔尼洛夫事件》里面咱们说到,所谓的“科尔尼洛夫政变”不过是一出闹剧,然而克伦斯基的另一个骚操作,对他以及涉及到“科尔尼洛夫政变”事件的所有人来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了。

就在科尔尼洛夫的“叛军”向彼得格勒进发的时候,克伦斯基号召彼得格勒所有忠诚的市民,拿起武器来保卫首都。病急乱投医的克伦斯基,还请布尔什维克合作组建“人民革命斗争委员会”,甚至把七月参与暴动,还没来得及审判的布尔什维克,也都给放了出来不再追究责任了。

也不知道克伦斯基脑子里是怎么想的,七月危机的时候,布尔什维克要逮的就是他。他此次这番操作,难道是希望以后布尔什维克得势,也能同样善待他?

托洛茨基同志在交了3,000卢布的保释金后,9月3日也出来了。当然获释的人里面不包括列宁同志,列宁同志还躲在芬兰乡下,仍然被通缉。

此时托洛茨基同志已经加入布尔什维克,草根将以“同志”这一称呼称呼托洛茨基同志,直到他被斯大林同志开除出党为止。

布尔什维克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要推翻的政府,现在不但把他们放了出来不再追究责任,还给他们发了武器武装起来。几万枝枪从政府的军火库里拿出来,交到布尔什维克的手上,现在布尔什维克成了彼得格勒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了。

尽管领袖列宁同志仍然在被通缉中,但是列宁同志领导的党,成为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还逐渐控制了苏维埃,这个倒不全是克伦斯基的“功劳”。

二月革命刚刚过后的头几个月里,人们踊跃参加苏维埃会议,一度有3,000多位代表挤进陶立德宫。但是几个月过去之后,这种政治热情逐渐消退,到了1917年的秋天,参加苏维埃会议的往往只有几百人,这就非常有利于布尔什维克了。

其它党派的成员只是偶尔参加一下苏维埃的会议,讲究组织性纪律性的布尔什维克坚持参政议政,在苏维埃的各个小组委员会里都有很多代表,结果便是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施加了跟他们人数不成比例的影响。

也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9月12日苏维埃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保护列宁同志和季诺维也夫同志,对他们进行“公正的审判”。不过列宁觉得时机仍不成熟,没有冒险回彼得格勒,还是躲在芬兰乡下观察形势。

拿下苏维埃的军事革命委员会后,布尔什维克现在可以以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名义,向各支部队派宣传员,以苏维埃的名义,收拾那些依然顽固要求服从命令的军官。布尔什维克的主张十分明确:立即结束战争,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本来七月危机过后,俄军官兵之间的关系开始慢慢好转,克伦斯基和科尔尼洛夫一同打压布尔什维克,恢复军官的权威。尽管布尔什维克对俄军造成的破坏修复起来不容易,但是情况确实在改变, “有计划的政治鼓动”已经完全停止,更多爱国的社会革命党人的声音主导了士兵委员会。

结果转眼之间,他们努力的成果化为乌有,愈合的伤口又重新撕开。

对克伦斯基来说更要命的是,大多数高级军官在科尔尼洛夫事件上站边科尔尼洛夫,说克伦斯基不分青红皂白就诬陷人家搞政变。克伦斯基当然毫不手软,凡是支持科尔尼洛夫的将军都被清洗。

俄罗斯西南战线总部成员和战争部长古契科夫合影,前排最右边是杜鹤宁。

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在弄清楚科尔尼洛夫事件的原委之后,也辞职不干了,9月9日他把俄罗斯军队的指挥权交给西南战线的军需官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杜鹤宁(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Духонин)。

布尔什维克趁机重新起势,又在部队中活跃起来。军队的下层越来越布尔什维克化,出现了“普遍的厌战情绪”,还有“强烈的失败主义情绪,伴随着拒绝执行命令、对指挥人员的威胁,企图与德国人友好相处” 。

9月29日,德国人对里加湾与芬兰湾交汇处的群岛发起两栖作战阿尔比恩行动,10月3日拿下主岛萨列马岛(Saaremaa) 控制了芬兰湾的入口,现在德军距离俄罗斯首都只有40公里了。

随着喀琅施塔得和波罗的海舰队受到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很难看出俄罗斯还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德国人继续前进。按照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的话说就是:“芬兰的命运和通往首都的道路,主要取决于敌人的想法。”

外有德军的威胁,内有一心想要推翻临时政府的布尔什维克,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风雨飘摇,造成这种局面不得不说克伦斯基本人厥功至伟。这里咱们必须要提一下,尽管克伦斯基早已名声在外,但是那一年他只有36岁,相当相当地缺乏政治经验。

克伦斯基的无能列宁同志都看在了眼里,列宁同志很清楚,临时政府既无力结束战争,也没有办法解决土地问题,革命形势已经朝着有利于布尔什维克的方向发展了。布尔什维克必须抓住临时政府最为脆弱的时机,夺取政权。

9月份列宁同志就向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发出号召:布尔什维克现在已经足够强大,可以“从三个地方,彼得格勒、莫斯科和波罗的海舰队”,“立即突然地发起进攻”。“机会来了”,“我们将以更小的牺牲取得成功,……因为军队不会反对和平的政府。”

 “如果我们不掌握政权,历史将不会原谅我们。”

由于列宁同志仍在芬兰,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没有听从他的指示,而是要他赶紧回来,10月7日列宁同志回到彼得格勒。

列宁同志说“决定性的时刻临近”,七月的时候“如果我们贸然采取行动,那会失败”,但“现在大多数人支持我们。”

资产阶级革命家脑子里都是法国大革命的剧本,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脑子里都是巴黎公社,担心贸然起事会如同巴黎公社一样,遭到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加米涅夫同志和季诺维也夫同志说要不再等等,看看将于11月召开的制宪会议的选举结果再说?

列宁同志说你们图样图森破,等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布尔什维克没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选中获胜。全国范围的选举中农民可以投票,这跟城市里苏维埃里投票完全不一样。到时候布尔什维克只会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党派,但是选举出来的议会,威望就不容易挑战了。

列宁告诉他的同志们,没有办法确保布尔什维克能在选举中获胜,他们必须在结果出来之前,就掌握政权,就是现在!布尔什维克现在就需要夺取政权,夺取政权,夺取政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布尔什维克高层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托洛茨基同志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布尔什维克不等到11月份制宪会议,就在10月25日举行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前,夺取政权。

托洛茨基同志的提议以10比2获得通过。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那边,为了应对德军的威胁,10月5日克伦斯基向内阁提议把政府撤到莫斯科,把关键的工业设施也运往东部。消息一传出来,立即招到托洛茨基同志和列宁同志的批判,说克伦斯基想把首都拱手让给德国人。

10月14日克伦斯基前往莫吉廖夫的俄军总司令部,跟新任总司令杜赫宁讨论组建一支志愿军“新模范军”,希望以这支新军来抵御军队的布尔什维克化。

克伦斯基清楚布尔什维克想要搞掉他,但是克伦斯基依然自信满满。7月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就想搞我,结果怎么样?克伦斯基说:“我就希望布尔什维克跳出来,然后我把他们一网打尽。”

也不知道克伦斯基的蜜汁自信从哪里来?确实7月份的时候临时政府把布尔什维克的暴动给镇压下去了,但那个时候他有军队的支持,现在呢?能得罪的差不多都得罪光了吧?

此时布尔什维克的军事组织,已经在彼得格勒的卫戍部队、波罗的海舰队、喀琅施塔得和第十二集团军的拉脱维亚步枪兵中,争取到了好几千追随者,而克伦斯基的手里又有多少“可靠的”部队呢?怕是只有2,000陆军学校的士官生、200妇女敢死营的女兵、“一些哥萨克人”还有加在一起的大概100多位军官吧?

布尔什维克要暴动的风声越来越紧,10月23日克伦斯基发电报给普斯科夫的北方前线司令部,要他们派部队过来紧急增援。新任前线指挥官切列米索夫(Черемисов)拿到电报,对他的手下说:“这是政治问题,与我毛关系都没有。”

确实啊,上一位往首都派部队的司令官,现在还在关着呢,尽管条件和待遇都还不错。

感到威胁的克伦斯基离开冬宫,搬进米哈伊洛夫斯基宫的彼得格勒卫戍司令部。24日他派出士官生去捣毁布尔什维克的《真理报》,保卫冬宫,同时命令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罢免彼得格勒苏维埃任命的所有政委”,逮捕斯莫尔尼宫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军事革命委员会的成员,还有其他密谋反对政府的布尔什维克。

中午时分克伦斯基来到马林斯基宫,向监督即将举行的制宪会议选举的俄罗斯共和国临时委员会发表讲话。克伦斯基挥着一份刚刚截获的,由布尔什维克军事组织负责人签署的命令,说彼得格勒“处于叛乱状态”,布尔什维克“背叛了俄罗斯”,要“立即进行司法调查”。

克伦斯基要动手了,面对反动派的磨刀霍霍,列宁同志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将要采取什么行动呢?请看下篇《十月革命》

全部请见:

苏联往事 01 – 沙皇俄国                              苏联往事 02 – 第一次革命

苏联往事 03 – 大战的考验                          苏联往事 04 – 二月革

苏联往事 05 – 临时政府                              苏联往事 06 – 四月提纲

苏联往事 07 – 和平、面包和土地                苏联往事 08 – 七月危机

苏联往事 09 – 科尔尼洛夫事件                   苏联往事 10 – 决定性的时刻

苏联往事 11 – 十月革命                              苏联往事 12 – 巩固政权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