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 27 – 和平来临

betsellerelost_调整大小

上篇《最后一搏》里面咱们谈到,法德双方签署停火协议,法国最后一支还有些战斗力的野战部队东方军团,被迫逃入瑞士然后解除武装。普法战争战事结束,接下来该由法国人选出的新政府,来跟德国人谈判和平条件,签署和平条约了。

1871年2月8日,在包括德国占领区在内的法国全境开始选举。毫无意外,口号是“和平和自由”的反对继续战争的保守派,战胜了“战争和刺刀”的甘必大一派,赢得了676个议席中的500个。一周以后梯也尔当选成为总统,留任了上一年9月4日就任的部长们。上任后梯也尔第一个任务是去凡尔赛宫,跟俾斯麦谈和平协议。

以十九世纪战争的原则,战败国割地赔款,签不平等条约是少不了的。俾斯麦知道这场战争让普鲁士德国成为法国的仇敌,无论给予法国多么宽容大度的和平条件,法国都不会跟普鲁士德国善罢甘休,更何况现在的法国政府还是个共和政府,跟德皇领导下的君主体制有着天然的敌对关系。因此俾斯麦不打算善待法国,既然我把你得罪了,不如得罪到底让你永世翻不过身来。

阿尔萨斯和洛林必须是德国的,那两个地方是法帝国主义,从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手里抢走的,不要回来德国人民不会答应,德国的刀剑也不会答应。对法国人的宽容,就是对德国人民的犯罪,对历史的亵渎。另外,法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也不会死,拿下阿尔萨斯和洛林,增加了德国的实力和战略空间,给德国的大门加了一道锁。

除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俾斯麦一开始还提出连带贝尔福也要割让给德国,梯也尔表示坚决不能接受。其实这只是俾斯麦的漫天要价的一个虚张声势,跟德皇和毛奇商量过后,俾斯麦表示可以放弃贝尔福,但是有一个交换条件,要求德军在巴黎举行胜利游行。

割地之后是赔款,在赔款问题上,俾斯麦继续狮子大开口,上来就是60亿法郎。梯也尔说我们只能凑上15亿,60亿法郎绝对拿不出来,这场战争已经把我们打破了产。俾斯麦说那我就留在法国不走,等你们准备出60亿来,我就不相信你们拿不出来,你们法国是欧洲最有钱的国家。如果不掏光他们的家底,法国肯定不会消停下来,俾斯麦心说。

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俾斯麦做了些“让步”,把赔款额从60亿法郎减少到50亿法郎,还卖了个乖:我这么温和的德意志胜利者,你满世界上都找不到。新选出的法国议会,以546票对107票接受了德国人的条件,另外23票弃权。此时的甘必大已经辞去公职离开法国,他是从报纸上得知这个消息的。1871年5月10日《法兰克福条约》签订,获胜的德国人在巴黎进行了胜利游行后,就迅速班师回国,留下巴黎继续忍受战火蹂躏,这一次是巴黎公社,这就不在本系列《普法战争》的叙述范围了。

关于这场战争的后果,有一句话总结得十分到位:欧洲失去了一位主妇,迎来了一位主人。

这一场战争打破了欧洲以往的实力平衡,以往欧洲五强加一群小邦国的形态,被1866年和1870年普鲁士的两次胜利彻底终结。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的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说这一场战争可以称作“德国革命”,是自打上个世纪法国大革命以来,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事件。

俾斯麦想让法国人三五十年之内都翻不过身来,确实这场战争花掉法国12亿法郎,再加上战后赔款的50亿法郎,似乎“掏空了法国的口袋”。然而这种打击并没有让法国人沉沦,反而加速了法国现代化的进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扩展了银行、学校,加大了铁路和公路建设力度,普及了教育,改善了公共健康,刺激了工业发展,当然,也改革了军队建设。三年兵役制引入,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替代了那些大字不识的老兵油子,成为新的军官。法国军人不再是以往印象中的“强盗和小偷”,而是“人民的子弟兵”。

这一场失败也把法国人的民族情绪调动起来,以往的法国人并不团结一体,在前面的章节里大家可能也有印象。这一场战争过后,为法国而不是各自的地方利益而战,成为法国人的共识。

失败的法国卧薪尝胆重新崛起,并组织起一个围堵德国的“复仇联盟”。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威胁,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后话了。

巴黎公社是我们教科书中大书特书的革命行为,但在绝大多数法国人的印象中是负面的。对巴黎公社的镇压,为保守的梯也尔赢得了农民的支持,也为战俘营里伤愈归来的麦克马洪积累了政治资本。大多数法国农民以往拥戴皇帝,镇压巴黎公社,让农民们认可共和政府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可以掌控全局。由此农村也开始接受共和政府,加之在城市中的民意基础,让共和制在法国扎下了根,法国自此再无帝国。

Barricade_Voltaire_Lenoir_Commune_Paris_1871_调整大小

巴黎公社给法国人提供了一个失败的“原因”。法国人认为,法国的战败不是因为法国弱小,而是因为那些两面三刀的人的背叛,那些不爱国的赤色分子的背叛。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是他们在背后捅了一刀!

在色当被俘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先做了一段时间战俘,然后是“外国君主”。那个时候俾斯麦还在斟酌,要跟一个什么样的“法国政府”来进行和平谈判,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帝国政府也是一个选项。然而梅斯法军的崩溃,让拿破仑三世完全失去了手中的筹码。俾斯麦倒也没有为难他,德法之间达成和平协议后,德国人释放了他。新当选的共和政府,自然把战败的责任安在他的头上。法国没法呆了,1871年3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再次踏上了流亡英国的道路,来到肯特郡奇斯尔赫斯特(Chislehurst)的一个20个房间的大公馆里,带着他的皇后和皇子开始了流亡生活。1873年路易·拿破仑死于肾结石,他的皇子拿破仑四世,23岁的时候死于南非。

同皇帝一起失去筹码的还有巴赞。法国人认为,梅斯法军的不作为,以及最后“及时”投降,解放了包围梅斯的普军,让普鲁士人腾出手来迅速歼灭新成立的卢瓦尔军团,使巴黎陷入绝境,实在是罪不可赦,因此战后巴赞被以叛国罪判处死刑。好在麦克马洪念在同袍之谊,对巴赞施以援手,最终减为20年有期徒刑。不过年过六旬的巴赞感到自己未必能有二十年,在部下的帮助下,越狱逃到西班牙,77岁客死他乡。

从普鲁士战俘营回来后,麦克马洪成为共和国的将军,并率领部队镇压了巴黎公社,这给了麦克马洪政治资本。随后1873年5月,在国民议会中昔日保皇党和保守派的支持下,麦克马洪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总统。

1888年德皇威廉一世去世,王储弗雷德里希·威廉即位,成为弗雷德里希三世,也有译作“腓特烈三世”。对新生的德国来说不幸的是,新皇帝此时已经患有喉癌,在位仅仅99天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威廉(Wilhelm) 继承了皇位,是为威廉二世(Wilhelm II)。

这场战争,让取得胜利的普鲁士德国同法国成为仇敌,对此俾斯麦心知肚明。而让德国成为英国和俄国的防范对象,则是俾斯麦竭力避免的。“铁血宰相”这个名号总是给人以误导,以为俾斯麦是个战争贩子,其实俾斯麦一生只打过三场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这场普法战争。这场战争过后,俾斯麦竭力做的事情就是避免战争了。

了解俾斯麦的人,都会为他敏锐的洞察力折服。他人或者被情感、或者被传统、或被政治因素、被教条所困扰,但俾斯麦不会。俾斯麦考虑问题全部从一个核心出发:这件事对普鲁士会怎么样?对霍亨索伦王朝会怎么样?无论是克里米亚战争,还是普鲁士奥地利战争,抑或是卢森堡危机,俾斯麦想的都是普鲁士的得失——这些重大事件会对普鲁士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当需要妥协的时候,无论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保持中立,还是1866年开给奥地利的温和的条件,以及同拿破仑三世在卢森堡事件上进行让步,俾斯麦都毫不犹豫地妥协,甚至不惜冒着触怒国王以及将军们的风险。他一再告诫他们:“欧洲并不是只有我们一个国家,还有三个大国一直在惦记着我们。“

战后法国和俄国这两个过去的敌人越走越近,让俾斯麦和毛奇都感到担心。新晋的德皇威廉二世,却对这两个老家伙的担忧不以为然,让他们下课,提拔上胆大的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替代毛奇,成为新任总参谋长。瓦德西给德皇出的点子是先发制人,先击败俄国,再回头对付法国。对于海上帝国大英帝国还有美国,用笼络的方法安抚住即可。要说这个国家战略也还说得过去,不过爷爷统一了德国,孙子也要建立相当的伟业,威廉要大国崛起,实现德意志民族的伟大复兴。1890年德国开始大造军舰,大英帝国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德意志帝国这是要干什么?随后同德国展开了造舰竞赛,英国本应该是德国的大战略中一支中立的力量。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德国四面树敌,威廉二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的末代皇帝。

这一场时间不长的战争,从军事领域里来看,组织上的进步比战术上的改进更加引人注目。1866年普奥战争的时候,普鲁士的军事制度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而1870年的战争结果更加速了各国效仿的脚步。普鲁士的兵役制度被各国广泛接受,普鲁士式的总参谋部,成为各国学习的榜样,军事学院教育、演习、图上作业被广泛地学习和接受,铁路、电报、医疗管理和后勤保障也更加得到重视。

相比之下,战争中技术的进步,远没有组织上的进步来得那么明显。1866年普鲁士军队的战术很简单,他们等奥地利步兵发起进攻,待奥地利步兵接近后,分散成小股部队包围奥军。无论是在进攻还是防御中,普军都尽量利用他们后膛装弹步枪的优势。普军的后装步枪比奥军的前装步枪,装填和发射速度快五倍,占尽优势。不过普奥战争过后,法国也装备了他们的后装步枪夏塞波步枪,精度和射程都远超普军的步枪,优势来到法军一方。同时法军采用防守战术,瞄准射击进攻中的步兵,理论上,这种战术应该能够打败普鲁士步兵。实际战场上发生的情况也的确如此,普鲁士步兵向着法国装备夏塞波步枪的部队的冲锋,不但作用甚微,有的时候甚至是变相自杀,但是普鲁士新装备的后膛炮改变了战场的结局。普鲁士后膛装弹钢制炮管的克虏伯大炮,比起法国铜制的前装炮,射程更远,发射速度更快,更准确,在战场上占尽优势。加之德军的主动进攻,让这种优势化为胜势。

自拿破仑战争以后,似乎每次法国人在关乎生死的大战上,都踩错了点儿。接受普法战争不主动进攻失败的教训,一战的时候法军发起冲锋,结果在新发明的机枪、堑壕、铁丝网面前撞得头破血流。随后重回掘壕固守的老路上,迎来了闪电战。

本系列结束。

其它请见:

普法战争 01 – 最弱的大国普鲁士                                 普法战争 02 – 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

普法战争 03 – 普奥战争                                                普法战争 04 – 必有一战

普法战争 05 – 埃姆斯电文                                            普法战争 06 – 总参谋部

普法战争 07 – 枪尖还是炮利?                                     普法战争 08 – 莱茵军团

普法战争 09 – 萨尔布吕肯                                            普法战争 10 – 维桑堡

普法战争 11 – 沃尔特                                                   普法战争 12 – 弗罗埃斯克维莱

普法战争 13 – 斯皮舍朗                                                普法战争 14 – 犹豫不决

普法战争 15 – 马尔拉图                                                普法战争 16 – 格拉韦洛特

普法战争 17 – 圣普里瓦                                                普法战争 18 – 海上行动

普法战争 19 – 通往色当之路                                         普法战争 20 – 色当之战

普法战争 21 – 国防政府                                                普法战争 22 – 梅斯之围

普法战争 23 – 奥尔良                                                    普法战争 24 – 卢瓦尔军团

普法战争 25 – 巴黎围城                                                普法战争 26 – 最后一搏

普法战争 27 – 和平来临

15 Comments:

  1. 这个系列前前后后写了整整1年,辛苦根兄了!图文并茂,希望有天能够看到结集出版的专著!
    (前一篇留言没有显示…. 🙁 )

    • 是的,主要是中间出去游玩,专注于整理游记了。还好,结尾了,剩下的加拿大历史和美国历史,还在努力中……

  2. 写得很好,有水平,有知识性,还有一些趣味性。组织看好你哦!

  3. 谢谢,感谢写得那么详尽

  4. 我是朦眼望孤烟

  5. 熬夜看完,解决了心里很多疑惑,也祈祷世界和平

  6. 写得极好,整个系列读来酣畅淋漓。大赞。

  7. 作者很用用心,写的文字活泼有趣,事件节点掌握很好,叙事清晰明了。不错的文章。

  8. 作者写的真好!这文笔如果用来写一战,不敢想象会有多好看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