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 09 – 萨尔布吕肯

上篇《莱茵军团》里面咱们说到,法国人想着要教训一下“方脑袋的德意志人”,普鲁士人也早就瞅着法国佬不顺眼了。7月15日,73岁的威廉一世国王乘火车从巴特埃姆斯返回柏林,沿途迎接他的人们群情激愤,高喊:“Krieg, wir wollen Krieg Majestät!” 翻译过来就是:“削他们!陛下,削他们!”

动员令一下,普鲁士人热情高涨,踊跃报名参军,愿意为民族统一付出牺牲。德国总参谋部则有条不紊地把这种热情,化作一支一支部队送上前线。虽然知道普鲁士人动员能力强大,但是其速度和程度还是让法国人吃惊。就在正式宣战后的一天,7月20日巴赞发电报给巴黎说:“普鲁士人正在把残疾人补充到公共部门里,以便把每一个能够参加战斗的人,都替换下来送上前线。”确实在普鲁士,每一个20岁到38岁之间的男子,都开始向各自的部队报到。乡村里已经渐渐看不到农民,到处都是拿着武器的战士,这就是普鲁士体制的优势所在。只经过简单的行政命令,成千上万的平民就被武装起来,带着装备乘着火车,开往法国前线。

普鲁士的总参谋长毛奇将军,从1866年《普奥战争》后就开始策划这场同法国的战争。为了能在开战后迅速动员起预备役和后备役人员,毛奇和他的参谋人员花了大量时间,给13个普鲁士军和全部南德意志师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指定了各支部队运动和集中的地区。1868年4月毛奇还亲自走访了各个地点,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地形和设施。普鲁士的战争计划充分利用了普鲁士优越的铁路,相比于法国只有四条“战略铁路”,1870年的普鲁士有五六条这样的铁路,三条从柏林出发,穿过德意志北部和中部抵达边界,另有三条分别从汉堡、德累斯顿和慕尼黑出发。普鲁士的铁路不但数量上占有优势,质量上更是法国铁路所不能相比的。普鲁士的铁路大都是复线铁路,因此平均一天可以开行50列火车到达法国边界,而法国只能开行12列。普鲁士通过铁路向前线输送部队的能力,是法国的四到五倍。铁路的优势,让普鲁士及其德意志联军可以迅速地部署到从北到南的法德边境上。尽管普鲁士的策略是让法国人率先挑起战争,但普鲁士的作战计划却是采取进攻行动。这种优越的动员能力,可以让普鲁士人在开战不久后,就积聚起足够的数量优势,在边境上迟滞法军的进攻,随后迅速攻入法国境内。

拿破仑三世来到前线,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普军一日强于一日,甚至于要强于法军的态势,对法国人有利的时机正在消失。普鲁士人的动员速度大大超过法国人事先的估计,看起来唯一能够打破普鲁士这种人员和组织优势的行动,就是立即发起主动进攻。外交大臣格拉蒙特公爵也一再提醒说,主动出击是唯一可以吸引奥地利、意大利还有丹麦加入法国阵营的方式。此时看起来发动一场攻势虽然勉为其难,但也势在必行,目标选在哪里呢?指挥法国第二军的弗罗萨德将军认为,位于萨尔布吕肯(Saarbrücken)的普鲁士第16师是个好目标,这个师独自守着通往萨尔的路上。7月29日,拿破仑三世采纳了弗罗萨德的建议,30日命令发布下去,7月31日法军开始行动。

法军进展顺利,一路前进通过一些原来属于法国的地区,这些地方1815年拿破仑战争失败后,被割让给了普鲁士。不过这里人多是心向法国,男人都逃避普鲁士的兵役跑光了,法军经过的时候,只见到妇孺。到8月2日,法军已经向前推进了十几公里,只遇到普鲁士的小股部队,发生了几场小规模交火。在这些小部队的交战中,法国人夏塞波步枪和人员的战斗素质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法军加缪尔·勒绕(Gamille Lerouse)中尉带领的一个排,遇到隐蔽在树林里的普鲁士的一个连。普鲁士人凭借人多的优势,从树林里冲了出来打算包围消灭这股法军。勒绕马上命令部下卧倒,利用田垄做掩护,向冲过来的普鲁士人开火,一阵弹雨挡住了普鲁士人。随后勒绕命令手下前进10米,采用跪姿再次射击,普鲁士人顶不住开始四散溃逃。二百米外一个普鲁士军官,看到自己的人被这么少的法军打得狼狈不堪,气得挥着旗子打算重新集合队伍。勒绕中尉抄起夏塞波步枪瞄准了他,第二枪就将他撂倒在地。就这样,一个法国排打败了一个普鲁士连。取得胜利的勒绕获得了旅长、团长以及营长的嘉奖,旅长奖励给他50法郎,团长奖了5法郎,营长也给了5法郎。这60法郎,在那个年代足够这个排喝酒找失足妇女鬼混几周了。

萨尔布吕肯

8月2日,弗罗萨德第二军和巴赞第三军的六个师,攻入萨尔布吕肯。普军大部分都已撤走,因此抵抗轻微,双方损失都不大,普鲁士方面有83人伤亡,法军是86人。皇帝带着皇太子入城,骑在马上接受部队对他的祝贺。在此之前拿破仑三世皇帝因为有痔疮,已经好久没有骑马了。法国媒体热烈欢呼着“萨尔布吕肯的胜利”,新闻报道上还配了血腥的插图。

拿下萨尔布吕肯后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法军方面产生了分歧。巴赞希望把这一场进攻,发展为消灭萨尔布吕肯附近集结的4万普鲁士军队,这一次皇帝依然没有听巴赞的。各处获得的消息,以及战区里随处可见的普鲁士骑兵,已经让勒伯夫和拿破仑三世感到紧张,而从俘虏的口中得知,普鲁士军即将发起进攻。勒伯夫建议把法军从普鲁士境内撤回来,然后沿着边境线布防。于是本来计划用来拿下萨尔布吕肯后继续前进,夺取萨尔路易斯(Saarlouis) 的保罗·代·拉德默勒尔(Paul de Ladmirault)将军指挥的第四军,依照新的命令,回来守在摩泽尔(Moselle)河谷通往泰昂维(Thionville)的走廊上。占领萨尔布吕肯的法军也全线后撤,回到法国境内适合防御的福尔巴克(Firbach)和斯皮舍朗(Spicheren)。巴赞的第三军也从萨尔格米纳(Sarreguemines)撤到了圣阿沃尔德(St. Avold)。原来受命率领第五军,也来加入萨尔布吕肯战斗的费利,又被命令回到了他的出发地比奇(Bitche)堡垒。麦克马洪的第一军不变,仍然守在孚日山脉南面的弗罗埃斯克维莱(Froeschwiller),同在贝尔福(Belfort)的菲利克斯·杜伊(Félix Douay)的法军第七军保持着联系。法国的预备队,夏尔-丹尼斯·布尔巴基(Charles-Denis Bourbaki)的近卫军和康罗贝尔元帅的第六军向前,近卫军前往圣阿沃尔德,第六军团前往南希(Nancy)。

于是战前拿破仑三世许诺的“第二个耶拿”,变成了龟缩防守等着普鲁士军队来攻了。拿破仑要是知道这种情况,估计会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你别跟别人说你也姓“波拿巴”!

franco-prussian_war_guard

说起来有趣,正如前面《枪尖还是炮利?》那篇里面提到的那样,普鲁士军队率先对骑兵的使用进行了改革。在普鲁士军队中,骑兵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突击,而是侦察和掩盖己方的行动意图。战区里法军发现普鲁士的骑兵无处不在,侦察法军的情况,而法军却没有派出多少自己的骑兵来执行同样的任务,法军的骑兵还是按照过去的条令大量地集中部署。结果法军对战区里普军的态势几乎一无所知,拿破仑三世和勒伯夫大量的情报来源竟然是报纸!瑞士、比利时和英国的战地记者,发出大量的报道。这些报道被剪辑、汇编、装订成册,然后送给皇帝和他的将军们。获得普鲁士人将要对斯皮舍朗和维桑堡(Wissembourg)发起进攻的消息,不是来自法国骑兵的侦查,而是来自对普鲁士俘虏的审问,还有维桑堡警察局长的报告。8月3日维桑堡的警察局长发现大量普鲁士骑兵,他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巴黎,然后巴黎把这个报告转到梅斯。就是这些零碎的消息,让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将军们感到紧张,做出了全面后撤的决定。

此时法军的将领们都已经明白,经过这么一番效率低下的动员和集结,法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先机,前线占优势的已经是普鲁士军队。法军全面进攻的时机已经不再,退守是唯一可行的策略,下一步只能是如何顶住普军即将发起的潮水一般的进攻了。即便还在主张进攻的人,也意识到进攻的意义完全不同,进攻只是为了更安全地撤退,或者说是一种积极防御的策略。

普鲁士方面,在部队动员完成之前,毛奇一直没有计划死守莱茵河。见法军来势汹汹,守卫在萨尔布吕肯的普鲁士第16师便主动后撤,退到安全地带。与此同时,毛奇将军仍在有条不紊地调动着军队。就在法军占领萨尔布吕肯的8月2号,普鲁士依照计划配置的三支主力军团已经就位。最北面的是卡尔·冯·斯坦梅茨(Karl von Stenmetz)将军率领的普鲁士第一军团,主力是8个步骑兵师,50,000人集结在特里尔和萨尔路易之间。第一军团南边是威廉国王的侄子,弗雷德里希·卡尔(Friedrich Karl)亲王统领的第二军团,由17个步兵和骑兵师组成,134,000人集结在离萨尔布吕肯几十公里的地方。普鲁士另一支部队第三军团布置得较远,这支部队的主体是南德意志诸邦的联军,辅以部分普鲁士部队,因此称为“德意志军队”更为合适。这支德意志部队共有12个师125,000人,部署在南面南德意志的巴登和卡尔斯鲁厄(Karlsruhe)附近的普法尔茨(Pfalz)地区,指挥它的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雷德里希·威廉王储(Crown Prince Friedrich Wilhelm),面对的是麦克马洪元帅指挥的法国第一军。

普法战争形势图

依照普鲁士总参谋部事先拟定的计划,如果法军集中兵力于南面斯特拉斯堡进攻巴登,或者坚守孚日山脉一线,普军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就挥师南下,迂回攻击法军的侧后方。如果法军进攻莱茵兰或者坚守梅斯,阻止住普鲁士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第三军团可以通过孚日山脉威胁法军的侧翼,切断莱茵地区法军同后方巴黎之间的联系。现在法军分路布防采取守势,普鲁士人该如何出手呢?请看下篇《维桑堡》。

其它请见:

普法战争 01 – 最弱的大国普鲁士                                 普法战争 02 – 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

普法战争 03 – 普奥战争                                                普法战争 04 – 必有一战

普法战争 05 – 埃姆斯电文                                            普法战争 06 – 总参谋部

普法战争 07 – 枪尖还是炮利?                                     普法战争 08 – 莱茵军团

普法战争 09 – 萨尔布吕肯                                            普法战争 10 – 维桑堡

普法战争 11 – 沃尔特                                                   普法战争 12 – 弗罗埃斯克维莱

普法战争 13 – 斯皮舍朗                                                普法战争 14 – 犹豫不决

普法战争 15 – 马尔拉图                                                普法战争 16 – 格拉韦洛特

普法战争 17 – 圣普里瓦                                                普法战争 18 – 海上行动

普法战争 19 – 通往色当之路                                         普法战争 20 – 色当之战

普法战争 21 – 国防政府                                                普法战争 22 – 梅斯之围

普法战争 23 – 奥尔良                                                    普法战争 24 – 卢瓦尔军团

普法战争 25 – 巴黎围城                                                普法战争 26 – 最后一搏

普法战争 27 – 和平来临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