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弗罗埃斯克维莱》里面咱们说到,8月6日经过一天的苦战,普军在弗罗埃斯克维莱,击败法军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法国第一军。此时拿破仑亲率的莱茵军团情况如何呢?这还要往前说说。
自打莱茵军团攻入萨尔布吕肯,毛奇就密切关注着法军的一举一动。普军的战术是打围歼战,法军占领萨尔布吕肯的行动,正中这位普鲁士总参谋长的下怀。毛奇甚至希望弗罗萨德和巴赞能够继续向前,深入德意志境内,这样他的三支部队不需要大范围迂回,就可以包围法军的主力。结果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将军们意识到了危险,缩了回去。但是毛奇仍然希望能在靠近边境的地方解决战斗,他计划让弗雷德里希·卡尔亲王的第二军团通过萨尔布吕肯,进攻弗罗萨德位于斯皮舍朗和福尔巴克的新阵地。福尔巴克是法军的一个重要补给基地,毛奇希望进攻这里,能吸引周边的法军,形成一个他所希望的紧凑的目标加以包围歼灭。为此毛奇给斯坦梅茨第一军团的命令是,从北方先向西进入法国境内,然后再转向南包抄法军的侧翼。弗雷德里希威廉王储的第三军团,打败麦克马洪的第一军后,向北切断莱茵军团同后方巴黎之间的联系。
指挥普鲁士第一军团的老将军斯坦梅茨这一年74岁,德高望重,是国王威廉一世的密友。像普鲁士传奇将军布吕歇尔(Blücher)一样,老将军喜欢身穿普通制服,戴一顶便帽,话语平实。不过对于他担任第一军团的总指挥,很多人是放心不下的,特别是了解了1866年老将军参加的普奥战争战斗内情的人。那一场战斗如果奥地利人打的更好一点的话,老将军的部队可能就被歼灭了。即便奥军表现不佳,老将军的部队也被打得半残,在最后的决战中甚至没有办法派上用场。但是老将军自己的感觉却不是这样,用“良好”这个词形容都显得有些谦虚。接到进攻的命令,8月5日斯坦梅茨没有依照毛奇的要求迂回包抄法军的侧翼,而是自行其事,取直线直奔斯皮舍朗,他的部队一下子卡在了担任主攻的第二军团的前进路线上,把第二军团步兵主力跟他们前沿侦察的骑兵隔断。这边刚一开始,普军就出了这么个荒唐事儿,整个打乱了毛奇精心的策划。
捅了娄子的斯坦梅茨自我感觉还十分地好,认为他表现出的正是布吕歇尔所代表的普鲁士著名的战斗精神——敌人在退却,需要有人去抓住他们,如果毛奇和卡尔亲王没能做到这一点,那就由我来吧!其实弗雷德里希·卡尔亲王哪里是没能做到这一点?卡尔亲王一直按照毛奇的部署,同法军保持接触谨慎前进,在等待包围圈的完成。接到报告说斯坦梅茨第一军团横插了一杠子,他的吃惊程度不亚于毛奇:“斯坦梅茨把我的计划全盘打乱。”
8月6日上午第一军团的前锋部队第七军第14师,在格奥尔格·冯·卡梅克(Georg von Kameke)的率领下从法军放弃的萨尔布吕肯出发,卡梅克发现撤退的法军并没有破坏萨尔河上的桥梁,这让卡梅克很高兴,普鲁士军可以源源不断地过河。普鲁士先头部队侦察了位于斯皮舍朗附近的法军阵地,以为法军在进行总退却。为了抓住法军,卡梅克立即命令手下布鲁诺·冯·弗朗索瓦(Bruno von François)第27旅的两个团,第74和第39团马上发起进攻。
其实法军并没有总撤退,法军撤离萨尔布吕肯,是因为萨尔布吕肯不利于法军的防御,而斯皮舍朗就不一样了。法军在斯皮舍朗的阵地位于一处高地,俯看着下面的萨尔平原。考虑到萨尔地区有大量的普鲁士军队,可能发起正面进攻,弗罗萨德把他三个师中的第3师拉韦库贝(Laveaucoupet)师放在中央高地上,其余两个师和骑兵放在后面比较低的地方,打算应对任何意外情况。弗罗萨德的右边是巴赞第三军的让-巴普蒂斯特·蒙特顿(Jean-Baptiste Montaudon)师,距离斯皮舍朗有十公里。
接到进攻命令的弗朗索瓦,把他的六个营中的四个,沿着通往福尔巴克的铁路线展开,冒着法军的炮火,向法军的阵地冲去,其余两个营留作预备队。卡梅克三个中队的克虏伯大炮,向2,000码外的法军阵地开火掩护步兵冲锋。弗罗萨德命令部队守在阵地上,法军后面是密密的森林,这让卡梅克难以察觉法军的虚实。尽管法军的炮火也很猛烈,但是卡梅克仍然以为他面对的只是法军的后卫部队,催促弗朗索瓦尽快拿下。
弗朗索瓦一半是普鲁士人一半是汉诺威人的部队,一个连一个连排成战斗队形,冒着法军的弹雨前进。右翼几百个汉诺威兵迅疾被法军的夏塞波步枪打倒,这些汉诺威人刚刚成为“普鲁士人”,就为新的国家做出了牺牲。左翼的两个普鲁士营,也进入夏塞波步枪和机关枪的火力圈内。法军躲在树林里快速的向普鲁士人射击,普鲁士人接连被打倒。下午1点,弗朗索瓦的进攻被打退,山坡上到处是死伤的普鲁士兵。弗朗索瓦调上来作为预备队的两个营,亲自带着他们冲入林中,然而这次搏命的进攻也没能奏效,他们被法军的火力钉死在那里。幸亏卡梅克的师属炮兵直接在步兵后面进行火力支援,防止了弗朗索瓦旅的彻底崩溃。克虏伯大炮猛烈的火力让法军有些吃惊,弹雨把战壕里的法军炸死炸伤,阻止了法军发动反冲锋的企图。
虽然进攻不力,弗朗索瓦依然发挥着普鲁士的战斗传统,盯住法军不放,等待援军。卡梅克误把当面之敌当作法军的后卫部队,而弗罗萨德将军也判断不清对面有多少敌军,是主攻还是试探,自己的反冲锋每次都被普军的炮火击退。法军的炮兵向前移动,希望缩短与普鲁士炮兵之间的距离,让自己大炮的射程能够得上普鲁士的大炮。但每次向前的运动,都被普鲁士的炮火击退,一些法国炮兵在普军炮火打击下,丢下大炮逃了回去。
下午卡梅克的另一个旅威廉·冯·沃伊纳(Wilhelm von Woyna)的第28旅顶了上来,冲到罗瑟伯格山(Rotherberg Hill)山根的弗朗索瓦见状,抽出指挥刀带领他的部队发起最后的冲锋,旋即被法军的子弹击中阵亡,很多跟着他一起冲锋的部下也倒在地上,余部败退下去。下午3点,拉韦库贝命令法军第40团发起了反冲锋,用刺刀把佛朗索瓦的残部从林子中赶了出去。夏尔·瓦吉(Charles Vergé)命令他的第2旅,也对普鲁士军发起反冲锋,把新上来的普鲁士第28旅打了回去。如果弗罗萨德将军能趁势加强反击部队的力量,或许直接就把普鲁士军队打回萨尔布吕肯了。不过工程出身的弗罗萨德是个一流的工程师二流战术家,喜欢防御而不是进攻,不愿意离开既设好的阵地,手下拉韦库贝师长也想冲出树林去追赶弗朗索瓦的败兵。打退普鲁士人后,他们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留在阵地上等着普鲁士人的下一次进攻,给了普鲁士人以喘息之机。
早上弗罗萨德曾经请求巴赞把蒙特顿师派过来支援他,出于对皇帝红人弗罗萨德的瞧不上,巴赞一开始拒绝了他。下午可能觉得还是应该看在法国的份儿上,拉兄弟一把,巴赞改变了主意。不过蒙特顿师离这里有十多公里,加上需要做些准备,还要几个小时候才能到达战场。眼下弗罗萨德对此倒不在意了,他打电报给巴赞说:“刚才喧闹的战场,现在一片平静…… 我想我能守住阵地,你的那个师很快就会还给你。”
被横插一杠子挡在后面的第二军团的先头部队,康斯坦丁·冯·阿尔文斯勒本(Konstantin von Alvensleben)将军的第三军和奥古斯特·冯·戈本(August von Goeben)将军的第八军,听到前方传来的枪炮声,立即加紧向前运动。普军或乘火车或者徒步,急匆匆向前沿赶去,戈本将军把他的骑兵和两个炮兵中队派上去支援。普法两军的对比十分明显,法国的将军们喜欢在预设阵地上进行防御,而普鲁士的军队更喜欢运动战,愿意持续地给敌人以压力。
傍晚阿尔文斯勒本将军骑着马来到战场,用他的部队替下被打残了的卡梅克师,战场上普鲁士军队死伤狼藉。越来越多的普鲁士军队抵达战场,阿尔文斯勒本将军观察了形势,觉得不能再这么蛮干,决定派部队包抄法军的左翼。阿尔文斯勒本将军把源源不断赶来的普鲁士援军,都派往攻击法军拉韦库贝师的左翼,大炮也集中打击法军那一点,苦战大半天的法军有些吃不消了。这才是普鲁士军正确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迂回包抄。普鲁士第5师的一个旅重新夺占了树林,另外9个营从他们的火车上下来后,直接赶往战场。在优势普军的顽强进攻下,守在拉韦库贝第3师左翼的瓦吉的第1师扛不住,损失1,300人后开始后退。
不过战场上形势依然胶着,法军能组织起强有力反击的话,依然有击败普军的可能。由于后续部队没有上来,让弗罗萨德担心自己被包围。普鲁士的另一支部队阿道夫·冯·格鲁玛(Adolf von Glümer)将军的第13师,出现在了福尔巴克附近,威胁到弗罗萨德的侧翼。这个普鲁士师用炮火,把一支从福尔巴克过来增援的法国部队赶了回去。晚上7点,弗罗萨德决定后撤到摩泽尔河一线,以免被普军断了后路。法军在炮火掩护下放弃阵地,向西撤去。
斯皮舍朗一战,双方都有应该总结的地方。普鲁士方面求战心切过于主动,老将军斯坦梅茨的自作主张,完全打乱了毛奇战前的部署,让这场精心策划的围歼战变成了正面平推,给自己白白招致重大伤亡。在法军夏塞波步枪准确火力的打击下,尽管普鲁士人最后占领了法军放弃的阵地,但是付出的伤亡超过法军。战斗中普军死伤4,000余人,只给法军造成了2,000多人的伤亡,好在最后普军占领法军阵地,俘虏了法军2,000人,双方损失数上算是持平。
法军方面则刚好相反过于被动,过于倾向于消极防御而不是积极进攻,以至于有利态势出现的时候,不能够采取主动行动抓住战机,没能趁着普军将领擅自行动造成混乱的时候,给普军以致命一击。法军的消极还表现在相互支援上,战斗一打响普军各支部队争相前来支援,有些部队甚至刚刚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军。而法军这边无动于衷,巴赞迟迟不同意把自己的蒙特顿师派过来支援弗罗萨德。如果这个师能早一些时候过来,不但可以顶住逐次投入的普鲁士军,给普军造成更大的损失,或许还能发动反击,将普鲁士人彻底打回去。
武器方面跟维桑堡和沃尔特战斗一样,法军的优势在于步枪,克虏伯后膛炮是普鲁士人的利器。尽管地形不利,具有主动精神的普鲁士炮兵,还是把大炮推到距离法军战壕1,200码处开火。普军炮火掩护下的侧翼包抄,是普军获胜的重要因素。
晚上后撤的弗罗萨德的部队,撞上了刚刚赶来支援的蒙特顿师,道路一片混乱。
几场败仗把御驾亲征的拿破仑三世吓得不轻,打仗原来这么不好玩儿,当年叔叔是怎么操作的?而柏林的报纸兴高采烈之余,也不忘敲打一下法国那些潜在的盟友:
“路易·拿破仑还在炫耀他占领萨尔布吕肯‘胜利’的时候,麦克马洪手下的败兵,可以告诉他们的同胞,残酷的真相是什么。那些‘中立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认真地权衡,让自己置身于这场胜负已决战争的风险之中,是否明智……“
有心帮法国一把的国家,这个时候怕是也不得不对柏林报纸的看法,表示赞同了。接下来法军将如何应对呢?请看下篇《犹豫不决》。
其它请见:
普法战争 01 – 最弱的大国普鲁士 普法战争 02 – 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
普法战争 05 – 埃姆斯电文 普法战争 06 – 总参谋部
普法战争 07 – 枪尖还是炮利? 普法战争 08 – 莱茵军团
普法战争 11 – 沃尔特 普法战争 12 – 弗罗埃斯克维莱
普法战争 15 – 马尔拉图 普法战争 16 – 格拉韦洛特
写得真不错👍
谢谢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