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苏联同志的具体要求》里面咱们说到,苏联要芬兰外长来莫斯科讨论“具体问题”。芬兰没有派外长,而是任命驻瑞典大使帕西基维(J. K. Paasikivi),作为代表前往苏联。帕西基维是一位保守派的银行家,不会被人怀疑会出卖芬兰利益。另外他也是1920年率领芬兰代表团参加同苏联和谈的人,了解苏联,有跟苏联人打交道的经验。
10月9日帕西基维启程前往莫斯科,给他的指令是,保持芬兰的绝对中立,不准给任何国家任何好处,这基本上把苏联要求的路子给堵死了。
芬兰政府天真地以为,芬兰和苏联的关系,已经被1920年的和平条约和1932 年的互不侵犯条约规定好了。因此芬兰不必也不会考虑对边界进行任何调整,也不会在其领土上,允许苏联建立任何基地任何军事设施,更不会签订任何类型的互助条约。作为最大的让步,芬兰只会考虑割让芬兰湾的小岛,来交换其它地方的领土。
这就跟苏联的要求有了巨大的鸿沟,要知道,这是在1939年10月,德国和苏联瓜分了波兰,在东欧划定了势力范围。英法对德宣战,欧洲已经处于两大阵营的交战之中,尽管大规模的战事还未爆发。
此时的芬兰,似乎从哪一个阵营里,都找不到强援。
事实上,德国已经表明了立场,英国和法国基本上也给出了与德国同样的建议,就是答应苏联的要求。英国政府已经决定,对苏联参与瓜分波兰的行动视而不见,对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的行动表示欢迎,因为“从长远来看,这将非常不利于德国的利益”。
英国政府想的是离间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英国甚至表示想要改善同苏联的关系。至于苏联和芬兰之间发生战争,英国认为战争在1939年冬天爆发的可能性不大,况且,即便是苏联和芬兰打了起来,也构不成对盟军的威胁。再说,盟军也没有办法向芬兰人提供有效的援助,参谋长们也强烈反对任何可能把盟军卷入同苏联进行战争的行动,一个纳粹德国就够大家受的了。因此英国的政策是,不鼓励芬兰抵制俄罗斯的要求。
美国人确实同情芬兰人,但同情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斯堪的纳维亚的中立国, 10 月 12 日向苏联政府发送了一份联合照会,说他们有兴趣维护芬兰的中立地位。苏联领导人认为这些只是做个姿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苏联人是对的,芬兰人实际上是在单独面对苏联的压力,芬兰政府不屈不挠的态度,表明他们对现实严重缺乏认识。
芬兰代表团抵达莫斯科,10月12日开始同苏联领导人进行会谈。苏联方面很给面子,双方代表自由自在地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在友好而轻松的气氛中交换意见。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同志亲自主持谈判,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时不时也来光顾一下。
莫洛托夫拿出跟波罗的海国家刚刚缔结的互助协定,同时也拿了一个让步小一些的芬兰湾联合防御协定草案,跟芬兰代表谈。不过两个方案,苏联都要求从芬兰获得领土让步和建立军事基地。他们希望租借芬兰湾入口的汉科港30年,有权在那里驻扎5,000人的部队,建立军舰停泊设施。
在芬兰湾,苏联人希望把包括苏尔萨里在内的所有芬兰的岛屿,都割让给苏联。在卡累利阿地峡,他们希望芬兰把陆地边界后移到距离列宁格勒70公里的地方,并且相互摧毁地峡上的防御工事。
在遥远的北方,他们要求把雷巴奇(Rybachiy)半岛的芬兰部分割让给苏联。
最后,把双方承诺不结成针对对方的同盟,加到互不侵犯条约里。
作为补偿,苏联给芬兰几乎两倍于芬兰割让面积的领土。关于芬兰一直想加强的奥兰群岛的防御,苏联人说如果芬兰单独完善,他们也接受。
帕西基维向芬兰政府汇报了苏联的要求,政府回复说他必须遵守给他的指示:芬兰不会签订任何形式的互助协定,除了芬兰湾里比较小的岛屿之外,不能做出其它领土上的让步。
10月14日的会谈中,苏联人解释了他们要求背后的想法。北冰洋上雷巴奇半岛的割让,是为了预防英国或者德国可能对摩尔曼斯克发动的攻击,其它地方都是为了列宁格勒的海上和陆地安全。
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说:“我们必须能够封锁进入芬兰湾的通道…… 敌方舰队一旦进入芬兰湾,我们就没法守了。你问什么人会来进攻我们?英国或者德国。确实我们现在跟德国的关系很好,但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英国和德国都有能力派出大型舰队进入芬兰湾,他们两家的战争结束后,打胜一方的舰队就会进入芬兰湾。…… 列宁格勒及其周边地区有350万人口,几乎跟你们整个国家一样多。 列宁格勒没法挪走,所以边界必须往后移。我们要你们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给了你们5,500平方公里。其他大国会这样做吗?不会,我们是唯一这么傻的人。”
帕西基维插话说:“您说得好像芬兰可能会用战争威胁苏联”。斯大林回答说:“我们当然不怕芬兰,但是英国或者德国可以施加压力,迫使芬兰参与对苏联的进攻。”
帕西基维说那我得请示一下领导,斯大林说可以,不过拖延对你们不利:“你们已经进行了动员,疏散了城市,你们的报纸正在大谈俄帝国主义。我们也向边境增派了部队,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太久。”
会谈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苏联人没有给芬兰人施加压力,更没有对芬兰人进行威胁,莫洛托夫还说:“20日咱们签协议,第二天我请你们吃饭。”
斯大林似乎很确信欧战结束后,不论胜利的是英国还是德国,战胜的大国都会过来打苏联。考虑到1939年的世界状况,这个假设也不无道理。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苏联的要求显得既合理又温和,因为他们已经郑重声明,除了军事安全考虑之外,没有其他想法。
莫洛托夫也说:“我们不会伸手干涉你们自己的事务,也不会触犯你们的独立性”,“芬兰保持中立对我们有好处”。
苏联人的要求汇报上去了,16日到20日,芬兰领导人开会研究怎么办?客观地看,如果有人提出说苏联要求的军事理由不一定完全站得住脚,也没问题。
苏联已经在波罗的海三国取得了基地,苏联或许并不需要获得芬兰的汉科半岛以及芬兰湾的岛屿,就可以封锁芬兰湾。另外历史上,列宁格勒从来没有遭到过来自北方的进攻,敌人都是从南边过来的。不过对芬兰人来说,这都并不是主要问题,就像苏联人怀疑芬兰人的中立主张背后另有阴谋一样,芬兰人也是严重怀疑苏联人的要求背后别有企图。
厄施(Karl Lennart Oesch)将军就认为,以现代的战争手段,提议中的边界后移,对列宁格勒的安全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却能让芬兰已经构筑好的防线支离破碎,让芬兰无法抵御苏联后面的真正意图。
哈拉尔德·奥奎斯特(Harald Öhquist)将军也持类似的观点:“没有一个受过现代训练的军官,会觉得他们现在向我们提出的要求,真的是那么回事儿。更有可能的是,这只是为下一步、下下一步的目的做的准备!”
两位将军说得都有道理,斯大林同志确实不是他们口中“受过现代训练的军官”。但伟大领袖往往是天才的军事家,天才军事家的想法,岂是尔等资产阶级军人所能理解的?
当然不能!本来就认为社会主义苏联亡我之心不死的芬兰领导人,听了两位将军的意见后,更加断定苏联人别有阴谋。而应对这个阴谋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决抵制。
于是多数芬兰领导人、军方和公众的观点是,不做实质性让步。国防部长尤霍·纽卡宁(Juho Niukkanen)说,任何让步都会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并且无论如何,都会招致进一步的要求。很明显,苏联要汉科基地的目的是方便未来对芬兰的渗透,与其让步不如开打。“苏联不可能集中很多部队来对付我们,苏联进攻的压力不会很大,打着打着局势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新任外交部长埃尔科也这么看,苏联对芬兰领土的要求与列宁格勒的安全无关,而是想实现1914年的边界。同时他认为,国际法上芬兰的地位是有保障的,苏联不敢公然发动侵略战争。
他对帕西基维说:“我们有权利坚持我们的立场,全世界都看到苏联跟我们签了条约,受到了约束。”
确实啊,有《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呢,苏联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埃尔科和纽卡宁两个强硬路线的代表,把他们的观点通过集会和报纸告诉大众。大多数芬兰人也这样看,苏联人只是虚张声势吓唬而已。
埃尔科甚至对帕西基维说:“别把苏联当一个大国看。”
帕西基维可没有像埃尔科那样脑子发热,同样头脑冷静的还有曼纳海姆元帅,以及社会民主党的财政部长瓦伊诺·坦纳(Väinö Tanner)。他们觉得还是要达成个协议,因为单打独斗,芬兰肯定打不过苏联,而苏联这次显然非常认真。
曼纳海姆说:“咱们芬兰防御规划的前提是,战争爆发的时候,苏联还有其它战线,现在的情况完全不是那个样子。”
曼纳海姆和帕西基维当然也不会觉得苏联人心怀好意,只是在他们看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开打,似乎是自寻死路。如果瑞典能同芬兰站在一起,情况自然会大有不同,但是没有迹象表明瑞典人会这样做。
10月1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首脑会议上,芬兰人希望能够发表一个支持芬兰的声明。但10月19日发布的公报,根本有提到芬兰危机,相反,公报宣布“会议一致认为…… 始终要严守中立”。
芬兰外长埃尔科就这个问题追问了瑞典首相汉森(Hansson)的态度,汉森很圆滑地说,瑞典不能对假设的情况做出承诺,外交上支持可以,其它不行。不过埃尔科事后在向同事和议会报告时,进行了乐观的修饰,给人的印象是不排除瑞典会进行军事支援。
10月20日至21日,芬兰领导层再次开会,还是不打算做大的妥协,只愿意给予小的让步,比如把边境线稍稍拉直,让边界离列宁格勒远上12公里,但是苏联人希望能远到70公里。在芬兰湾上,共享苏尔萨里岛可以商量,但是汉科和雷巴奇半岛的基地问题免谈。
曼纳海姆和帕西基维提出,要不在汉科半岛附近提供一个离岸岛屿给苏联作为基地?这个提议也被否决了。
帕西基维再去莫斯科谈判的时候,他要坦纳一块去,大家马上同意,他们认为帕西基维有些软,是得有个人来给他撑腰。
接下来去莫斯科的结果如何呢?请看下篇《再去莫斯科谈判》。
全部请见:
冬季战争 01 – 夹缝中的芬兰 冬季战争 02 – 苏联同志的具体问题
冬季战争 03 – 去莫斯科谈判 冬季战争 04 – 再去莫斯科谈判
冬季战争 05 – 红军发言了 冬季战争 06 – 弱小的芬兰
冬季战争 11 – 曼纳海姆防线 冬季战争 12 – 遥远的北方
冬季战争 15 – 战线稳定下来 冬季战争 16 – 大莫蒂
冬季战争 17 – 准备进攻 冬季战争 18 – 卡累利阿地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