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and would be better off without Canada; it keeps her in a prepared state for war at real expense and constant irritation” – Napoleon Bonaparte, 1817
哈利法克斯沿着一个冰河堆积而成的小山丘而建,小山丘顶部是一座堡垒——乔治堡 (Fort George) ,以英王乔治二世( King George II) 命名,因此小山丘叫做“堡垒山”(Citadel Hill)。
两座墙之间是一道宽大的堑壕,不知道过去这里面是不是灌水,也如中国城墙的护城河般那样?想来应该不会,此山地势较高,汲水上来灌满这么大的壕沟可不是个简单的工程。没有水,这个壕沟对19世纪的军队来说也能造成足够大的障碍了。
走过第二道门就进入了堡垒内部,没有看到卖门票的地方也没有人收门票,一个大院子中间有一座大楼。
堡垒入口树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的堡垒俯瞰图可以看出堡垒的形状并不是方形,而是八角形,这样的布局显然是为了充分发挥火力,增强堡垒的防御能力。
自打1749年哈利法克斯建立,堡垒山就成了保卫哈利法克斯必不可少的阵地。眼前的这座堡垒是1856年建成,用以防范法国、美国和德国。
防范美国?可不是么?美国甫一成立,就悍然发动了对加拿大的入侵,见《加入我们》。此后又是《1812年战争》,就是后来,美帝国主义依然有计划入侵加拿大,这个咱们下文再说。
院子的四边是城墙,草根先爬上城墙,城墙上是一门门大炮,炮口朝外。
城墙内侧有个这样的杆,是用来吊运炮弹上墙的?杆子显得单薄了些?难道那时代的炮弹都不大?
堡垒位于一座小山顶,所以站在城墙的顶端,是一个瞭望哈利法克斯市容的好地方,这是东北方向,远处桥下就是军港,停泊着加拿大皇家海军的军舰。
哈利法克斯是个理想的军事基地,有着优良的海港,港口出口被一系列岛屿保护着。这座堡垒山虽然不很高,但是可以作为瞭望台,这在18和19世纪是一个天然的优势。
八角形的堡垒突出于外的部分,之所以设计成这个形状,草根想是便于朝各个方向射击,并形成交叉火力增加杀伤力。
从炮位望向南方,那头是港口的出口,出口处有几个岛护卫着港口。
这应该是一门臼炮,口径较大但是射程不远,主要用来杀伤抵近的步兵。
院子的一角,炮可以在这里修理维护,完成修理维护后将炮从对面的斜坡拉上城墙的跑位。
草根并未探究那座小楼是做什么的,而是沿着墙根感受下堡垒的气氛,脑补一下战斗场景。
中间这座大楼现在是一个军事博物馆,这会儿并不开放,草根只略略地看下。
看来万恶的资本主义剥削残酷啊!这种事儿在俺们社会主义中国决不可能发生。俺们社会主义中国欣欣向荣,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除了在罢工的权利上。
草根沿着街往回走,回到车位上刚好是4点钟,街上车多了起来,同伴还没打电话来,看来检查还没结束。这里不能再停车了,医院那里也不方便停车,送病人只能在门口停20分钟。草根开上车,随着车流向北,去军港看看能否从近处欣赏下军舰。
到了军港,入门需要查验证件,草根有许多证但是显然没有能进这个门的证。门外有大片停车场,人们正纷纷开车离开,草根反其道而行把车开到停车场停好。
一位海军军官站在停车场上,显然是在等人。过一会儿,一位女士开车过来停下,手脚麻利地下车坐到了副驾驶座位上,军官把公文包扔到后座上,上车开走了——怎么跟草根家里一样呢?看来军官太太也如草根领导一样,能不开车坚决不开车。
看看快到5点了,草根开上车往医院去,估摸着到了医院朋友也该检查完了,草根知道洋大夫下班时间雷打不动的,到点儿准能接到。
虽是高峰,但是到得比草根想象的早,还是在医院门口等了一会儿朋友才出来。
一切极其完美,哈利法克斯这里给朋友安排的翻译,是一位曾经在本院做过护士的华人大妈,那翻译水平和专业知识可想而知,没人比她更合适了。看病不花钱,请翻译是不是需要付钱?当然,不过不需要咱付,政府相关部门付了。咱是纳税人,他们应该给咱提供这些服务。
回去的路上,一轮圆月从地平线上升起,这是草根完全没有见过的景象,那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黄彤彤地就在地平线上,草根真想停下车来仔细欣赏下,无奈后面还有好长的路要赶呢。
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过联邦大桥回到可爱的王子岛。
写的很好啊,学了很多,谢谢
谢谢夸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