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邂逅亨利堡》,上得二楼来,是一个走廊。
草根觉得当年的手枪堪称工艺品,现代手枪功能至上,失去了很多美感。
接下来的房间是士兵住室,条件显然比起军官的卧室差得很远,不过比起草根当年军训时候睡的大通铺还是要好上一些。房间里取暖设备是必须的。
他们的兵连豆腐块都不会叠,军事素质可见一斑,还不如当年的草根。草根当年军训虽然总共放了5枪,但是正步踢得被子叠得显然要远远地超过他们。
上了来,草根紧跑几步,过来给当年扼守里多(Rideau)运河安大略湖入口的炮台拍几张照片。不好意思,再耽误您几分钟!
想当年肯定不止这几门炮。看到这里,大家该理解亨利堡地理位置的重要了吧?它面对安大略湖,东边是里多运河入口,西边是金斯敦。
1812年战争时为了保卫附近的海军码头开始在这里建筑堡垒。里多运河建成后,这座堡垒成为连接金斯敦与蒙特利尔的军事要道的一部分,堡垒的重要性加强了,于是在1836年开始耗资超过70,000英镑建筑结构更强大更先进的的堡垒,取代原有的工事。
这个要塞开始由英军后来由加拿大军队驻防,一直到1890年。堡垒从来没有受到过军事打击,唯一一项算得上是军事行动的就是当监狱或者战俘营,比如在1837年至1838年的叛乱期间,关押抓获的叛乱分子,在二次大战时候关押战俘。关押战俘也是加拿大的二战贡献之一,详见《加拿大历史》系列中的《二战爆发》。
虽然没有受到过军事破坏,但是由于年久失修,1936年至1938年联邦政府和省政府一起,拿出一百多万加元彻底整修了一下这座堡垒,使之成为一个历史遗迹。当然,小的修葺一直不断,比如现在还在进行。
这里再现了二战时候的一个场景,一辆谢尔曼式坦克正在通过一座桥梁。
这里的主角却不是那辆谢尔曼,而是坦克下的桥。这种钢结构桁架桥梁叫做贝雷桥 (Bailey bridging),名字取自于发明者唐纳德·贝雷。这种快速假设的钢桥在二战中广泛使用,为盟军部队的快速推进做出巨大贡献。蒙哥马利说过:“贝雷桥对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意大利在法国,如果没有贝雷桥,我就不可能保持推进速度和节奏。”
这辆坦克看起来就现代得多了,跟草根在澳洲拍到的那辆一样(见《自驾房车游澳大利亚 25 — 品酒之旅》),都是德制豹1式坦克。
加拿大陆军装备的豹1坦克是改进型豹1A3坦克,加拿大称之为C1型坦克。加拿大先后共装备有114辆豹1主战坦克、6辆豹式架桥坦克和8辆豹式装甲抢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