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奥运会 Olympics
奥运会上榜有些奇怪,因为奥运会并不是加拿大独有的东西,甚至不能说是加拿大的,至今加拿大也只举办了两三届奥运会而已。卡尔加里能不能再申办奥运会都成疑问,据说市民投票大多数不支持申办奥运会。上榜的理由可能是温哥华申办上了2010年冬季奥运会主办权,成书日期大约是2008年之前,那时候是北京奥运会前夕。总爱挥舞人权大棒的加拿大人,对在中国举办不能不说道说道。总之奥运会是热门话题,加拿大人稀里糊涂就把它也列到了榜上。
47. 1967年世博会 Expo 67
跟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世界博览会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活动以及热门的话题。1967年蒙特利尔举办了一届成功的世博会,让当时的加拿大人无比自豪。一个加拿大记者甚至说,世博会是“这个国家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当然代价不菲,花了将近3个亿,当年的3个亿可不是今天的3个亿。效果很好,人们从世界各地前来蒙特利尔参观世博会,见证加拿大和世界的伟大成就。六个月的时间里参观人次达到5百万人以上,比预计的多了一倍,加拿大联邦成立一百年的当口,花这些钱办点儿大事儿倒也值得。
蒙特利尔一时声名鹊起,似乎开启了新的腾飞之路即将越飞越高。然而好景不长,戴高乐这个家伙过来横插了一杠子。也就在这一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了蒙特利尔,喊出了“Vive le Quebec libra”——自由的魁北克万岁,一下子让蠢蠢欲动的魁北克独立思潮浮出水面。魁北克独立运动让讲英语的魁北克人,以及大公司的总部纷纷逃离蒙特利尔,加拿大自此陷入三十多年的分裂危机。67年的世博会当年的确是一个盛事,但是昙花一现。
48. 双语 Bilingualism
大家坐上加拿大航空公司的飞机,就会发现广播里除了播送一遍英语的问候和安全须知外,再嘟囔一大段大多数人听不懂的话,最后道一声“梅西”。您不要以为加拿大人都是梅西的球迷,加拿大人最喜欢的是冰球。咱们喜闻乐见的那种球类运动,在加拿大是女孩子的运动。平日跟草根一起踢球的除了华人,就是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罗马尼亚以及克罗地亚的移民,鲜有加拿大本地生人参加。
那一大段话是法语,法语也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加拿大是个双语国家。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加拿大人都能说两种语言。
加拿大艺术委员会(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s)前任主席,作家Roch Carrier生于魁北克的一个小村庄。他说在魁北克靠近美国边境的一个小村,只有他叔叔一个人既能说法语又能讲英语。叔叔一战的时候参军,在部队里学会了英语,回来后差不多也忘光了,但仍然是村里唯一的双语人才!每次有美国游客过来加油站加油,加油站老板马上给他叔打电话:“快来帮忙!”他叔就飞也似地跑过来帮着沟通,同时再复习一遍英语。
草根深入魁北克腹地旅行的时候,也发现确实大多数法裔不能讲英语。即便是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大都也只能讲些简单的英语。
魁北克的法裔确实担心失去他们的法语和法裔文化,Roch Carrier说他遇到一个人,担心丢掉他的法语,开车250公里去到一个分发法语书籍的地方去取书交流,那个地方发书给散落地生活在英语的汪洋大海中的法裔加拿大人。
49. 温哥华 Vancouver
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最年轻的城市,也可能是加拿大最吸引人的城市,最吸引华人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很早就有华裔和日裔生活在那里,温哥华曾经是非常英国的城市,只是后来随着移民的涌入,温哥华变了样。1970年温哥华85%的人还是欧洲裔,本书成书的时候,40%人的母语既不是英语也不是法语,差不多40%的温哥华人出生在加拿大以外。今天这两个比例可能更高,来自中国和南亚的移民,让温哥华成为国际都市。